一、活动签到
二、讨论的主要内容
(一)主题分析:
春天到了,天气转暖,孩子们陆续换下棉衣,穿上了色彩鲜艳、行动轻便的春装。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到处充满生机与活力:小草探出了尖尖的脑袋,花儿也竞相开放,青蛙出来了,孩子们谈论外面的太阳,谈论身上的花衣服,谈论爸爸妈妈带他们户外活动,谈论小草小树的变化等。随着春天的到来,我们可以去郊游,寻找春天的景色,享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让幼儿了解春天是一个万物生长的季节,关注自然的不断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因此,在万物复苏的春季,我们选择了《春天来了》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观察、朗诵儿歌、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更近距离的体验春天的到来,感受春天的美丽和可爱。
小班教研组开展了《春天里》主题中审议活动,本次主题审议对主题内容进行了仔细研读,链接《指南》中的核心目标和教学建议,结合地方天气情况及大自然的特点,以本段幼儿能力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多个角度对预设进行了调整和改进。
小班《春天里》线上调查内容

调查形式

调查结果
小班《春天里》调查问卷汇总
|
内容
|
选项(单选)
|
小计
|
比例
|
在春天里,小朋友最想了解春天的什么呢?
|
1.小花
|
55
|
37.9%
|
2.小草
|
7
|
4.8%
|
3.小树
|
11
|
7.6%
|
4.小动物
|
68
|
46.9%
|
5.其他
|
4
|
2.8%
|
本次有效填写人数
|
145
|
在经过各班的调查后,老师们发现孩子对春天的小花、小动物更感兴趣。他们喜欢去公园、小区看花,喜欢去小河、小溪边捉小蝌蚪。根据主题内容及孩子需求,再次进行研讨,确立目标等方面的内容。
(二)主题目标:
调整前目标:
1.通过看、听、闻、想等方式感受发现春天的主要特征。
2.培养幼儿对自然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力。
3.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加深对大自然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经我们老师集中商讨,把目标细致化,并把呵护花草,绿化环境做一大目标来拟定,还把春意暖心的体验引申到同伴间游戏的快乐,把情感体验也加到目标中,因此,把上述目标调整后,呈现出新的目标,如下:
调整后目标:
1.通过各种寻找春天的到来,感受春天的气息,关注自然界的变化,萌发探索春天的愿望。
2.关注春天小花小草的变化,愿意和成人一起种植,并关心照顾它们。
3.乐意关注身边的美丽春景,初步感受春天的美好,并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变化,能亲近和喜爱大自然。
4.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就像春天一样给人暖心,能积极愉快,并乐意与同伴游戏。
(三)环境创设:
1.搜集春天的花图片。
2.寻找春天里孩子喜欢的动物,鼓励孩子带到幼儿园饲养,以便观察。
3.植物角种植一些适合春天成长的植物,饲养区也添加了蝌蚪、蜗牛、春蚕等小动物。
4.搜集亲子春游的照片,并写上孩子们的话语,丰富主题墙。
5.主题墙上用不同的形式展现孩子们自己眼中的春天美景。
(四)家园共育:
1.家长带孩子到就近公园社区踏春,观察春季花草树木的显著变化,发现春天到来的踪迹。
2.选取水仙花、绿萝等植物,与幼儿一起种植并养护,直观感受春季生机勃勃的景象。
3.和孩子一起饲养桑蚕、蜗牛、蝌蚪等小动物,记录它们每天的生长变化情况。
4.关注幼儿园的春游通知,和孩子讨论春游时要带的物品,并一起准备。
5.晴天有风时带孩子至开阔场地放风筝,感受春风吹拂的惬意。
6.下春雨时,给孩子穿上雨靴、雨衣,与孩子共同撑着雨伞在雨中嬉戏,鼓励孩子清楚地表达自己在雨中玩耍的感受。
7.引导孩子根据自己活动量的变化主动请求大人帮助增减衣物,增强其在季节交替时节的抵抗力。
(五)主题脉络导图(因园本课程所需,进行适当结合节日教育添加了课程《清明节习俗》和食育课程《绿色食品营养多》)。
(六)课程活动预设五周:

(七)主题线上再议:
关于春游的话题,在结合当下情况,我们是否开展春游的相关活动,进行了讨论。因yq,得取消春游活动,但我们段有老师认为有关春游的课程不用取消,可以在园内开展简单的春游活动,选择合适的天气,带孩子们发现幼儿园里春天的美。但是这没有做到真正的走出去,孩子的知识面和视野没有得到拓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