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班段集体备课《我来显身手》

(2019-05-24 16:30:31)
分类: 各学科教研(备课)组活动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平阳县鳌江第二幼儿园

项目名称

中班段集体备课

项目负责人

叶微微

活动时间

4月24日

活动地点

家长接待室

活动主题

主题式集体备课活动

主 讲 人

郑文平

参加对象

中班段老师

申请学时

1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一、组内教师签到

二、讨论的主要内容:

介绍主题《我来显身手》

(一)主题说明:

 在孩子的眼里,成人是多么的了不起。每个孩子都希望快快长大,尽快进入成人世界,模仿成人劳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的经历。顺应孩子的需要,引领他们从成人那里吸取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养料,让他们在模仿成人的过程中显示自己的潜能,为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创造良机。

   《我来显身手》就是想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成人世界,体察成人世界:他们是谁?他们在做些什么?他们是怎样做的?我能像他们那样做一做吗?为此我们选取幼儿身边便于接触的厨师和房屋建筑行业为主要认识对象,把现场观察、文学性描述、调查、游戏、操作等活动手段综合起来运用。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父母及社区环境的资源,扩大孩子对成人劳动的认识范围,在“左邻右舍大聚会”的活动中把孩子们对劳动者的情感推想高潮。

游戏作为幼儿的主要活动,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在游戏中,幼儿模仿的愿望得以实现,动手操作的能力得到锻炼,同伴间的关系得以磨合,未来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就在这种模仿的过程中孕育形成。

(二)讨论课的内容。

(三)环境布置:

1.收集不同行业劳动者的工作图片、照片,布置在活动室中。

2.将有关不同行业的工作调查表,布置在主题专栏中。

3.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它从哪里来”布置成作品展览会。

4.在活动室的墙面上画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轮廓,设计几套两种性别均可穿的职业服装画在纸上,如医生白大褂、消防服、警服等,提供磁性、图钉等材料,供幼儿操作“给男孩女孩穿上工作服”。注意粘贴的高度要适宜幼儿。

5.墙面张贴教师与幼儿讨论并制作的“班级工作表”,让幼儿明确自己在班内所应承担的任务。

(四)家园配合:

1.协助孩子收集有关不同行业的工具与工作内容的图片。

2.向孩子进行爱惜物品和尊重成人劳动的教育。

3.家长有意识地带领孩子观察成人劳动场所,协助孩子将代表家长工作特点的一件物品带到幼儿园来。

4.有意识地与孩子一起讨论用于不同职业的设施与物品,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孩子思考,如什么样的工作会用到收款机,哪些工作必须带上帽子等等。

5.与孩子聊聊长大想干什么的话题并提供一些体现职业特征的物品,以满足他们的想象愿望。

活动反思

与建议

   在本次主题的开展过程中,首先从晨间谈话及日常谈话开始,引导幼儿入园、离园途中观察幼儿园附近、街区中有哪些行业的劳动者,了解不同劳动者的服装、工作用具及职业特点,以及他们的工作与自己生活的关系。为此,我们根据幼儿完整儿童活动课程,做出了较仔细的教学进度安排:

1.我们选取了幼儿身边便于接触的内容成为幼儿活动的主要内容,扩大幼儿对成人劳动的认识范围。

2.邀请有关不同行业的家长和幼儿园的门卫、保育员等到班中与孩子聊聊他们的工作,提供一些体现职业特征的物品,教育孩子尊重成人劳动。

主题《我来显身手》最大收获就是,敢于向课程挑战。在语言活动《我知道的各种职业》之后。因为依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和主题目标,原先的活动是用对答的方式讲述劳动,儿歌的内容也没有押韵、较单调。一个活动下来,幼儿还不能很好的理解儿歌的内容。于是根据幼儿的日常生活将其改为《小小营养师》。《小小营养师》同样是通过儿歌的内容来进行的,但其不仅使幼儿初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些饮食习俗,而且通过有节奏地朗诵儿歌,感受到了儿歌的节奏美,幼儿的兴趣马上高涨,值得一提的是活动效果非常好。

经过一整套的梳理、调整,幼儿在开展活动时,目标更明确了,对于身边的各行各业的不同劳动者也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主题活动的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当然这也得谢谢家长们的鼎力配合。

过程确认

情况属实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中班段集体备课《我来显身手》

中班段集体备课《我来显身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