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段集体备课《动物我们的朋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

分类: 各学科教研(备课)组活动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大班段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杨爱月 |
||||||||||||||||||||||||
活动时间 |
11月22日 |
活动地点 |
大五班教室 |
||||||||||||||||||||||||
活动主题 |
主题式集体备课活动 |
主 |
陈绿美 |
||||||||||||||||||||||||
参加对象 |
大班段全体老师 |
申请学时 |
1学时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一、组内教师签到 二、讨论的主要内容: 1. 主题:动物我们的朋友 主题说明:动物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亲密伙伴,然而、现实的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又离孩子很遥远。幼儿并不能事实上接触,充分了解。如果将动物的奇闻异趣及有关知识讲给幼儿听,只能给他们留下记忆的印痕,并不能使他们获得建构式的发展 在这个主题当中,我们老师会选择小乌龟这样一个比较容易获得的资源,让小乌龟以来宾的身份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走进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情境,成为他们饲养的保护的宠物,游戏,表达,表现的助教。让孩子不但熟悉乌龟,亲近乌龟,而且有目的,有意识的认识,了解乌龟,走进小乌龟的生活世界。 当孩子有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尝试了这样的学习方法以后,我们老师又回引领孩子走进更加广阔的学习天地,去结识更多的动物朋友,让孩子自己主动的认识动物的特征和人们生活的关系,让孩子以真,善,美的心灵去体会动物的生活,动物的喜怒唉乐。 我们老师期待着,通过这个主题的学习,能够让孩子不但能够本能的喜爱动物,还能够自觉的关注动物,善待动物,真诚而且理性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朋友。 2、讨论课的内容。 三、环境布置: 1、请家长与孩子共同收集有关动物的图片、图书和影碟,带孩子到动物园参观,和动物们交朋友。 2、请家长与孩子一起收集,将孩子在家和动物之间的互动以照片、文字的形式向大家介绍、展示。 3、请家长与孩子一起收看《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动物专题的电视节目。 4、鼓励家长帮助幼儿寻找他们喜欢的小动物,尝试进行喂养活动。 四、家园配合: 1、在家中和孩子一起利用各种资源(如图片、图书、录象等)布置“动物之家”,经常交流动物的名称、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等。 2、收集动物自我保护和保护环境方面的资料,丰富有关的知识。 3、家长还可以利用休息日带孩子到动物园去参观,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给孩子讲讲动物的名称、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等 4、请家长与孩子一起收看《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动物专题的电视节目。 五、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篇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一)感受与欣赏
目标1
【教育建议】 1、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如; ●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的声音。 经常带幼儿参观园林.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讲将有关的历史故事.传说,与幼儿一起讨论和交流对美的感受。 2、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如; ●让幼儿观察常见的动植物以及其他物体,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等描述它们美的方面,如颜色,形状,形态等。 ●让幼儿倾听和分辨各种声响,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对音色,强弱,快慢的感受。 ●支持幼儿收集喜欢的物品并和他一起欣赏。
目标2
【教育建议】 1、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如; ●经常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和幼儿一起用图画、手工制品等装饰和美化环境。 ●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剪纸和捏面人等。 ●有条件的情况下,带幼儿去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欣赏文艺表演和艺术作品。 2、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如; ●理解和尊重幼儿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手舞足蹈,即兴模仿等行为。 ●当幼儿主动介绍自己喜爱的舞蹈,戏曲,绘画或工艺品时,要耐心倾听并给予积极回应和鼓励。 (二)表现与创造
目标1
【教育建议】
●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歌唱、表演等艺术活动。 ●经常和幼儿一起唱歌、表演、绘画、制作,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 2、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如; ●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 ●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能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的时候再给予具体的帮助。 ●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 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
【教育建议】 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如;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如,观察不同树种的形态,色彩等。 ●提供丰富的材料,如图书,照片,绘画或音乐作品等,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 ●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达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 ●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 ●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如“你的画用了这么多的红颜色,感觉就像过年一样喜庆”,“你扮演的大灰狼声音真像,要是表情再凶一点就更好了”等。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幼儿总是很兴奋,因为动物是他们的朋友,他们经常玩动物的玩具,在户外捉昆虫,看动物的图书,还有的幼儿家里也养着小动物。然而,对于现实的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又离孩子很远,许多孩子对动物的了解多局限于童话故事中的知识。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学习特点,我们将重点主要放在科学、语言、艺术等领域,通过生动的引导幼儿主动地探究动物的特征、防身的本领、过冬的常识等。通过故事让幼儿感受动物世界的复杂、动物的智慧、动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通过讨论让幼儿初步了解生态平衡的知识,了解各种动物生存的价值。通过欣赏和歌唱体验动物的喜怒哀乐,激发幼儿真善美的情感。为了弥补幼儿绘画技能的不足,在主题中特别穿插了几次绘画各种动物的活动,通过幼儿熟悉和喜欢的形象,引导幼儿进一步学习绘画的方法,并发展想象力。 通过这一主题的活动,幼儿的表述、绘画、表演、科学探究等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家长也积极配合活动提供了许多资料。但如果在环境创设和图书资料等方面早一点结合主题铺垫,引导幼儿自主观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渗透关于动物的内容,并学习一些查阅资料的方法,可能有助于幼儿更主动地了解动物,关注动物的世界。 |
||||||||||||||||||||||||||
过程确认 |
情况属实 |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http://s13/mw690/0029zMwqgy6EwcTXK0Y0c&690
http://s15/mw690/0029zMwqgy6EwcUg5Z45e&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