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校本研修项目申报书
(2025-09-26 16:26:30)| 分类: 校本培训计划表 |
平阳县校本研修项目申报书
申报学校(盖章)
|
研修项目名称 |
“和·悦”课程——游戏观察与支持 |
|||||||||||
|
项目负责人 |
陈丽君 |
校内职务及联系电话 |
执行园长 |
|||||||||
|
团队成员 |
全体教师 |
|||||||||||
|
对象人数 |
16 |
申请学分 |
15 |
研修时间 |
2025.9——2026.1 |
|||||||
|
(一)项目简介(项目背景、拟解决的核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预期效果等) |
||||||||||||
|
项目背景:随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理念的深入,我园教师在观念上已普遍认同游戏的价值。然而,在日常实践中,如何深入观察、科学解读并给予有效支持,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多数教师停留在“看热闹”式的旁观,或急于介入指导,未能真正实现“从游戏中来,到发展中去”的教育支持。。在游戏中要了解幼儿,就要对幼儿认真、细致地观察。因此,观察能力是幼儿教师做好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能力素质,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功。本研修项目旨在系统提升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观察、解读与支持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1.拟解决的核心问题: (1)“看不到”:教师缺乏明确的观察目的,不知应观察什么,容易被热闹的游戏场景干扰,无法捕捉有价值的行为瞬间。 (2)“读不懂”:即使看到幼儿行为,也难以解读其行为背后的发展水平、学习品质、情感需求等深层含义。 (3)“支不准”:介入时机不当、支持方式单一,要么过度干预打断游戏,要么放任自流缺乏引导,难以推动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 (4)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科学的游戏化教学评价体系。 2.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1)理论学习: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教师理解游戏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2)实践操作:通过观摩、设计、实施游戏化教学活动,提升教师的实操能力。 (3)反思与改进:通过教学反思、同伴互评等方式,优化游戏化教学设计。 (4)资源共享:建立游戏化教学资源库,促进教师间的经验分享。 3.预期效果: (1)教师能力提升: 知识层面:掌握幼儿游戏行为观察的基本方法(如扫描法、定点法、追踪法)与分析框架。 技能层面:能运用视频、照片、轶事记录等工具客观记录,并撰写有深度的案例分析。 态度层面:学会“闭上嘴、管住手、睁大眼、竖起耳”,树立“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的儿童观。 (2) 幼儿兴趣增强:
通过教师更适宜的支持,幼儿的游戏时长、专注度和复杂性得到提升。
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教学质量提高: 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源于本园实际的游戏观察案例集,作为园本课程资源。 教师能更有效地将游戏精神融入一日生活,实现保教质量的整体提升。 (4)评价体系完善:建立科学的游戏化教学评价机制,促进教学改进。 通过本学期“和·悦”课程——游戏观察与支持”让我们的教师不仅仅是记录者,更成为思考者。 |
||||||||||||
|
(二)具体目标(具体简洁、清晰可测) |
||||||||||||
|
1.掌握游戏化教学理论: 聚焦游戏观察,支持幼儿深度学习;源于教师普遍困惑与发展需求。 明确研修方向,解决实际问题。 2. 提升游戏设计能力:更新教育观与儿童观;掌握持续性观察方法;提升游戏支持能力。 设定可衡量的教师行为改变指标。 3. 增强游戏实施能力: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有效实施游戏化教学,并进行适当引导。确保研修内容系统化、递进化。 4. 完善评价机制:教师能够运用科学的评价工具,评估游戏化教学的效果。激发教师主动性,促进深度学习。 5.通过校本研修,对游戏化教学进行探讨、分类、整理,研修活动帮助教师将零散的思考、感想提升为系统的理论知识,梳理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6.结合园本“和·悦”课程的解读、专题研究、实践探索、互研互助等途径,传统游戏的开展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给予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良好性格的养成;丰富了幼儿的社会经验更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园本课程开发的理念、目标的学习领会、价值意义的归属认同,做法举措的理解明确,全园至始至终做到愿景一致、目标一致、行动一致。 |
||||||||||||
|
(三)设计思路(建议围绕项目目标、内容、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用框架结构图表达项目设计思路) |
||||||||||||
|
1.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问卷调查、座谈、日常观察等方式,收集团体讨论中教师的共性困惑,例如“如何捕捉游戏中有价值的瞬间?”“观察到幼儿行为后如何有效介入?”。 2.分层递进:组织专题讲座,学习持续性观察的内涵、方法(如轶事记录、学习故事)和价值。 3.互动与反思:通过小组讨论、教学反思等方式,促进教师间的互动与经验分享。 4.持续改进:通过定期反馈与评价,不断优化研修内容与形式。 |
||||||||||||
|
(四)课程总表 |
||||||||||||
|
研修 模块 |
研修内容 |
研修时间 |
研修形式 |
学时 |
主讲或主持 (简要荣誉职务) |
|||||||
|
理论 培训 |
如何看见真实的儿童——游戏观察的理念与方法 |
2025.9 |
专题讲座 |
3 |
陈丽君 执行园长 |
|||||||
|
从记录到解读——学习故事与活动记录的分析框架 |
2025.10 |
专题讲座 |
3 |
陈丽君 执行园长 |
||||||||
|
从“看见”到“看懂”——幼儿游戏观察与支持的智慧 |
2025.11 |
专题讲座 |
3 |
陈少和 园长 |
||||||||
|
游戏观察与支持 |
2025.11 |
专题讲座 |
3 |
邀请专家 |
||||||||
|
经验 交流 |
|
2025.9 |
互动交流 |
3 |
陈丽君 执行园长 |
|||||||
|
|
2025.10 |
互动交流 |
|
陈月红 教研组长 |
||||||||
|
教师的反思与记录 |
2025.12 |
互助互研 |
|
陈月红 教研组长 |
||||||||
|
互研 互助 |
《大班段主题审议教研活动》 |
2025.9 |
小组讨论 |
|
大班段教师 |
|||||||
|
《中班段主题审议教研活动》 |
2025.9 |
小组讨论 |
|
中班段教师 |
||||||||
|
《小班段主题审议教研活动》 |
2025.9 |
小组讨论 |
|
小班段教师 |
||||||||
|
|
2025.12 |
互助互研 |
|
全体教师 |
||||||||
|
《书香润师心》 |
2025.9 |
读书交流 |
|
全体教师 |
||||||||
|
《品书香》 |
2025.11 |
读书交流 |
|
全体教师 |
||||||||
|
专业 成长 |
游戏深度观察记录活动 |
2025.11 |
技能成长 |
|
池晓芬 中二班教师 |
|||||||
|
教学 教研 |
《大班段“和·悦”班本研讨会》 |
2025.9 |
教学研讨 |
|
大班段教师 |
|||||||
|
《中班段“和·悦”班本研讨会》 |
|
教学研讨 |
|
中班段教师 |
||||||||
|
《小班段“和·悦”班本研讨会》 |
2025.11 |
教学研讨 |
|
小班段教师 |
||||||||
|
《“和·悦”班本》展示会 |
2025.12 |
教学研讨 |
|
洪道克 大二班教师 |
||||||||
|
(五)研修作业要求(请逐条清晰列出) |
||||||||||||
|
1.上交一篇“人人一堂优质课”课堂活动设计。 2.上交一份园本课程培训心得。 3.每班班本案例记录。 4.教师认真遵守培训规则,按时上交任务的电子档,上传项目负责人。 |
||||||||||||
|
(六)校务讨论意见(100字内) |
||||||||||||
|
随着幼儿园“和·悦”课程实施,发挥教研组主阵地作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每学期围绕课程设计与实施中的问题,在教科研活动中都会以专题研究形式出现,教研氛围良好,研究目标内容紧密联系课程实践,从而解决问题。将“观察”从一项孤立的任务,转变为教师每日、每时、每刻的专业习惯。通过“计划-观察-记录-分析-支持-反思”的闭环,真正实现“以学定教”,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通过系统性的课程安排和持续的团队互助,旨在切实提升每一位教师的游戏观察与支持能力,最终让幼儿成为真正的受益者,让游戏成为幼儿主动学习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舞台。
校长(签字):陈少和
2025年9月1日 |
||||||||||||
2025学年第一学期各校校本研修活动行事历
|
周次 |
日期 |
校级内容 |
教研组内容 |
|
1 |
9.1--9.7 |
新学期校本研修规划会议,介绍本学期基于“和悦”课程体系的研修目标,强调游戏化教学在本学期的重点方向。 |
围绕“和悦”课程体系,讨论新学期如何以游戏化教学为核心制定各年龄段教学计划。 |
|
2 |
9.8—9.14 |
组织教师学习游戏化教学的理论基础组内需求调研,组织组内教师讨论,收集具体困惑和期望。 |
分组研讨在“和悦”课程的游戏化教学中如何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分享相关经验。 |
|
3 |
9.15—9.21 |
开展“如何看见真实的儿童——游戏观察的理念与方法 |
各教研组研讨根据游戏化教学设计原则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制定环境创设方案,大班段进行“和·悦”班本研讨会 |
|
4 |
9.22—9.28 |
开展书香文化:书香润师心,读一本,静一份心。 |
以阶段小组为单位,实践制作与“和悦”课程相关的游戏化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交流。 |
|
5 |
9.29—10.5 |
开展各教研组内游戏化主题活动的设计,并进行“游戏发起与观察重点”的经验交流活动。 |
讨论在本次游戏化教学化活动设计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反馈与修改。 |
|
6 |
10.6—10.12 |
组织教师参加户外拓展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以便更好实施“和悦”课程的游戏化教学。 |
在活动后交流心得,探讨如何将团队合作精神融入“和悦”课程的游戏化教学。 |
|
7 |
10.13—1.19 |
组织教师经验交流分享“游戏中教师的支持策略”。让教师说一说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已经支持策略。 |
组织教师互助互研更好理解游戏化教学的理论知识,中班段进行“和·悦”班本研讨会 |
|
8 |
10.20—10.26 |
开展关于幼儿游戏化教学的讲座“从记录到解读——学习故事与活动记录的分析框架”。 |
分组研讨在“和悦”课程的游戏化教学中提高教师实操能力分享相关经验。 |
|
9 |
10.27—11.2 |
开展基于“和悦课程的幼儿安全教育主题游戏活动,提升幼儿安全意识。 |
各教研组设计与“和悦课程相关的安全教育游戏课程并实践。 |
|
10 |
11.3—11.9 |
组织教师到姊妹幼儿园参观学习“和悦”课程体系下的游戏化教学先进模式。 |
各教研组总结参观收获,讨论如何将其融入本园游戏化教学中。 |
|
11 |
11.10—11.16 |
进行教学中期总结会议,学习“从“看见”到“看懂”——幼儿游戏观察与支持的智慧” |
各教研组研讨特色游戏化课程方向,结合“和悦”课程制定初步方案。小班段进行“和·悦”班本研讨会 |
|
12 |
11.17—11.23 |
收集游戏化资料库,邀请专家“游戏观察与支持”讲座,促进教师的经验学习。 |
通过游戏化资料库的资源共享,提升幼儿学习兴趣。 |
|
13 |
11.24—11.30 |
书香文化:品书香 |
教研组对教师自我评价与反思进行指导,各阶段开展“游戏深度观察记录活动” |
|
14 |
12.1—12.7 |
进行教师基于“和悦”课程游戏化教学的展示分享会,促进教学成长。 |
各教研组内分享游戏化教学反思,互相学习改进。 |
|
15 |
12.8—12.14 |
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学校开放日活动,展示“和悦”课程体系下的游戏化教学成果,增进家园沟通。 |
各教研组分析游戏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和悦”课程理念制定改进措施。 |
|
16 |
12.15—12.21 |
开展“教师的反思与记录”让教师在游戏活动中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吸取他人优秀经验。 |
教研组负责基于“和悦”课程的节目游戏编排和活动组织工作。 |
|
17 |
12.22—12.28 |
进行学期末教学成果展示筹备会议,突出游戏化教学成果。 |
各教研组确定基于“和悦”课程的展示内容和形式,进行准备。 |
|
18 |
12.29—1.4 |
教师整理好本段的班本材料进行“和·悦”班本展示。 |
教研组长督促教师将班本资料整理存档。 |
|
19 |
1.5—1.11 |
组织教师进行教育论文撰写培训,鼓励撰写与“和悦”课程游戏化教学相关论文,提升科研能力。 |
各教研组内交流论文写作思路,围绕“和悦”课程互相指导。 |
|
20 |
1.12—1.18 |
教研组对教师的游戏化教学实践进行反馈 |
教研组组织教师对自己的游戏化教学活动进行梳理与存档 |
|
21 |
1.19--1.25 |
进行学期校本研修总结会议,总结“和悦”课程体系下游戏化教学研修的经验与不足。 |
各教研组总结本学期“和悦”课程研修收获,制定下学期基于游戏化教学的研修计划。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