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教研暨素养提升——《游戏化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观察与指导观察》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园本教研暨素养提升 |
项目负责人 |
陈丽君 |
活动时间 |
2025年4月28日 |
活动地点 |
师幼活动室 |
活动主题 |
《游戏化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观察与指导策略 》 |
主 讲 人 |
陈丽君 |
参加对象 |
全体教师 |
申请学时 |
|
活动内容及进程 |
一、观察与指导的理论基础 游戏化教学的核心在于通过游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而教师的有效观察与指导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以下理论为其提供支撑: 1.幼儿通过主动探索与环境互动建构知识,教师的观察需关注其认知冲突与经验重组过程。
2.强调教师作为“更有能力的他者”,通过观察识别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并提供针对性指导。
3.游戏是幼儿的“工作”,教师需通过观察理解其内在动机,并通过隐性指导拓展学习深度。
二、教师观察的核心维度与方法
(一)观察的四大维度 观察要点 :
1.问题解决、符号使用、逻辑推理能力
2.
3.精细动作协调、大肌肉活动、工具使用技巧
4.游戏类型(独自/合作)、角色扮演复杂度
(二)科学观察的步骤 1. 计划性观察 明确观察目标、选择适宜场景、确定记录方式
2. 过程性记录
客观描述:记录具体行为,避免主观判断。
分析解读:对照《3-6岁儿童发展指南》识别发展水平
三、分层指导策略体系
(一)基于观察的三级介入模型 1.隐性支持:幼儿自主探索有效时
2.引导性介入:出现浅层学习机会时
3.显性指导:存在安全隐患或发展停滞时
(二)典型游戏场景指导方案 场景1:建构游戏中的物理认知 观察重点:空间概念运用(对称/平衡)、材料组合创意 场景2:角色游戏中的社会学习 观察重点:角色分工合理性、语言协商能力
四、专业发展:
1.开展“游戏视频分析工作坊”,提升解读能力
2.使用《教师指导有效性量表》进行自我评估 五、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专题研究的校本研修讨论中,教师们达成以下意见: 1.游戏化教学应以幼儿兴趣为导向,融入教学目标,促进认知、情感、社交等多方面发展。
2.教师需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提供多样化材料,支持幼儿自主探索。
3.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观察幼儿行为,适时引导,避免过度干预。 |
||
活动课前评 课(活动建议) |
优秀的游戏化教学指导如同“随风潜入夜”的教育艺术,需要教师兼具科学家般的观察严谨性与艺术家般的指导创造性。通过持续修炼“看见儿童”的观察眼、“读懂需求”的分析脑、“支持成长”的指导手,教师方能真正实现“游戏即学习”的教育理想,让每个幼儿在自主探索与社会互动中绽放生命潜能。通过研修,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游戏化教学的实施策略与反思方向。
|
||
过程确认 |
情况属实
|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