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君园长为了让我们更好帮助幼儿园教师深入了解自主游戏中观察的重要性,掌握有效的观察策略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支持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本次活动对自主游戏的观察中的策略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一、观察在自主游戏中的重要性
1.了解幼儿兴趣和需求
通过观察,教师能够发现幼儿对什么游戏内容感兴趣,从而为游戏材料的投放和游戏活动的设计提供依据。
2.评估幼儿发展水平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可以对其身体动作、认知能力、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估,为个性化教育提供支持。
3.发现问题与支持引导
及时发现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引导,促进游戏的顺利进行和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4.建立良好师幼关系
观察过程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和交流增加,有助于建立亲密、信任的师幼关系,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尊重。
二、观察策略
1.定区域观察
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或幼儿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如建构区、角色扮演区等。在观察前,明确观察的重点和目标,例如观察幼儿在建构区中的合作行为、建构技能的运用等。观察过程中,记录该区域内幼儿的言行举止、互动情况等。
2.定人观察
根据教师对幼儿的了解或特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名或几名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在观察期间,尽可能全面地记录被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包括其选择的游戏活动、与同伴的互动方式、情绪变化等。可以采用观察记录表、录像等方式进行记录,以便后续分析。
3.扫描观察
教师站在一个能够俯瞰整个游戏场地的位置,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等)快速扫视每个区域。在扫视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状态、游戏类型、人数分布等。扫描观察可以定期进行,例如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以便及时掌握游戏场地的动态变化。
三、观察方法
1.叙事性观察法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随时记录下看到的和听到的内容,包括幼儿的对话、动作、表情、行为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记录可以采用文字、图表、简笔画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以便更直观地呈现信息。观察结束后,及时整理记录内容,使其更加条理清晰。
2.清单式观察法
确定观察的维度和具体指标,例如幼儿的身体动作发展(包括大肌肉动作和小肌肉动作)、认知能力(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社会交往(如合作行为、分享行为、冲突解决能力等)、情感表达(如情绪稳定性、积极情绪体验等)等方面。在观察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表现,在清单表格上对应的项目处进行标记或记录简要情况。
3.抽样观察法
确定观察的总时间范围和抽样的时间段间隔。可以采用多种观察方法相结合,如叙事性观察法记录具体事件,清单式观察法记录某些关键指标的情况等。观察结束后,对各个抽样时间段的观察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以了解幼儿在整个观察时间范围内的游戏行为概况和发展趋势。
四、观察记录与分析
1.观察记录的要求与方法
记录内容要详细:包括幼儿的言行举止、表情动作、与同伴的互动等方面的细节。越具体的记录越有助于后续的分析和解读。
2.观察记录的分析与应用
行为分析法:对幼儿的具体行为进行分析,了解其行为背后的原因和目的。
对比分析法:将同一幼儿在不同时间或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或者将不同幼儿在相同情境下的行为表现进行对比分析,以发现幼儿的发展变化和个体差异。
发展阶段分析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阶段理论,分析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其所处的发展阶段水平。
调整教育教学策略:根据观察分析的结果,教师可以调整游戏活动的设计、材料的投放以及指导方式等教育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促进幼儿的发展。
支持幼儿个性化发展:通过对幼儿个体的观察分析,教师能够了解每个幼儿的独特发展需求和学习风格,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
五、观察中的注意事项
1.尊重幼儿的自主性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避免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过多的干涉和指导,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和选择,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有当幼儿遇到困难或出现安全问题时,教师才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2.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教师要摒弃个人的偏见和主观臆断,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观察和记录幼儿的行为。
3.保护幼儿的隐私和安全
在观察记录和分析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幼儿的隐私,不要泄露幼儿的个人信息和行为表现。
4.不断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一项需要技巧和经验的工作,教师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