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教研暨素养提升——《自主游戏的路径优化和实践》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园本教研暨素养提升 |
项目负责人 |
陈丽君 |
活动时间 |
2024年2月29日 |
活动地点 |
师幼活动室 |
活动主题 |
自主游戏的路径优化和实践 |
主 讲 人 |
夏盈盈 |
参加对象 |
全体教师 |
申请学时 |
3 |
活动内容及进程 |
一、 什么是自主游戏?
1.孩子主导:孩子是游戏的主导者,自行决定游戏的内容和规则。 2.选择自由:孩子可以自由选择玩具、活动内容和游戏伙伴。 3.过程导向: 重视游戏过程而非结果,鼓励孩子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和学习经历。 4.创造性和想象力:激发孩子的创造性和想象力,通过游戏表达自我和探索世界。 5.社交互动: 在游戏中学习社交技能, 如轮流、分享和解决冲突。 三、自主游戏的路径优化和实践 自主游戏即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建构的过程。可是当前,幼儿园在开展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现阶段把自主性游戏简单理解为创造性游戏,认为自主性游戏就是让幼儿在游戏中随心所欲,教师不能给幼儿半点指导。其实,自主性游戏并不是从游戏分类的角度提出的,它是从游戏的性质这个角度提出来的。它不是把游戏简单地分为有无自主性,而是强调所有的游戏都应该有自主性,自主性游戏包含所有的游戏。开展自主性游戏就是让幼儿拥有自由选择游戏的权利和可能,允许幼儿在此时此刻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内容,而不是由教师安排或指定内容。我们要深入地了解幼儿,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发展潜能,为幼儿自主性的发挥创设条件和机会,从而达到促使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内化、主动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目的。
游戏课程尚未形成体系。在我园之前的游戏课程设置中,基本以角色游戏为主,幼儿园为了弥补游戏类型的缺失,创建了以游戏活动为主的专用活动室,如角色游戏区、结构室、棋类区、民间游戏区、沙水池等。作为课程管理者来说,统整安排各类游戏,让各类游戏在幼儿园的落实,切实保证游戏活动开展的适宜性、针对性、有效性是转变游戏课程不完善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目前我园游戏改革的一个重点、难点和热点。 |
||
活动课前评 课(活动建议) |
实践层面缺少技术支撑。游戏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普通一线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新的活动样式必然会引起教师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的改变,如何开展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如何设计游戏活动,如何满足幼儿开展各种游戏的需要,在实践层面需要为教师提供明确的指导方向与实质性的组织方法。
|
||
过程确认 |
情况属实
|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