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学年第二学期校本培训评估申请表

(2023-07-04 15:26:47)
分类: 校本培训评估申请表

校本培训评估申请表

    学校:平阳县鳌江育英幼儿园             申请时间:2023.6.30

学校名称

平阳县鳌江育英幼儿园

自评得分

98

申请学时的教师数

36人

总学时数

540

联系人

李金花

联系电话

15057520628

本学认真落实《幼儿园教育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依据园具体实际,以队伍建设和园本课程建设为重点,深入实施新课程,加强园本培训,坚持以教研组为主阵地,提高教师保教能力,稳中求进,推动幼儿园保教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一、加强理论培训
  1.我们继续组织教师进新理念、新纲要的培训,在培训中真正把先进的理念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不断充实了教师们的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师们的理论素养,转变了教师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
  2.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教育纲要》、《新教师成长手册》、《幼小衔接意见》等,对新老教师的保教工作指明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让我们对活动的评价有了新的认识,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要求也就更清晰了《新教师成长手册》书非常详细、实用,书中的案例都是新教师们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新教师的成长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幼小衔接意见》为大班活动开展提供了引领的空间。
  二、加强实践活动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1.组织教师以十节优质课为引领,加强对新教材的实践研究,采用参与式、开放式的学习机制,挖掘教师的潜力,提高教师的思考能力。本学期将重点落在实践教学行为,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然后,根据问题存在的普遍性进行大的研讨,找出问题的所在,集合大家的力量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2.每位教师参与园内不同层面的展示活动,全体教师互听互评。利用团小组,让青年教师向大教研组长学习环境布置、实践展示等。让青年教师先听、再说、再做。有效地教研活动形式促进青年教师在评课中敢说、会说,促进经验提升。通过活动,扎扎实实地提高了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升了青年教师听课、评课、说课的能力,在活动中专业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3.加强日常中对教师教学实践行为的指导,促进教师上课水平、反思水平、评价水平的提高。园长、业务园长经常带着副班老师一起去听随堂课,有效开展听课后的评价活动执教老师的课后自评、园领导的当场反馈,给大家许多启发与提高,教学能力在原有水平上有了新的提高。
  4.规范班级计划、月周计划、日计划的制订,根据幼儿园一日活动作息表、课程表和专用活动室安排表,灵活安排日活动。月末都要对老师制定的计划表进行认真的检查,进行认真地剖析,并能采取一对一的形式对老师进行具体的指导,帮助教师能认识到活动设计的不足,促使教师的反思记录更加到位。并检查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的落实情况,保证日活动目标的达成度,使日活动做到有序、科学合理、有效。
  5.骨干教师多次向全体教师公开半日活动,老师们对公开活动进行了点评,让骨干老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深步的提高,园长同时还对全园的环境作了评价和指点,之后我们重新进行了环境布置,做到更贴近幼儿实际,材料更丰富多样,形式更新颖、幼儿参与性更多。
  三、深化园本课程
  园本课程的开发和形成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根据本园实际,围绕我园的悦动课程,今年我们对课程进行合理设置、改进园本课程体系,经过全园共同努力,已形成了我园园本化课程,制定了适合我们幼儿园的课程计划,明确了基础课程、特色课程与选择性课程之间的关系与比例,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特征重点创建和实施了适宜的分享合作特色课程,使之成为我们幼儿园一道亮丽的特色课程。在课程实施中不断完善,及时发现课程不平衡等问题进行集体商讨,教师发现有什么问题随时进行改进,随时进行课程信息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实施方法,做到课程体系更加优化。

四、加强科研培训,开展园本特色的生命教育

进一步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充分业余时间,开展园本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科研理论知识,使每位教师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教科研,以此带动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园在开展园本教研的过程中,一路探索,一路收获,路惊喜。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今后,我们将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继续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主线,不断开发本研修内容、创建本研修的新形式,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广阔的舞台,开创我园本研修的新局面

 

学校负责人签字:李金花

(单位盖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