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带有生物科普知识的儿童歌曲,它告诉孩子们,“小青蛙”、“小甲虫”、“小刺猬”、“小狗熊”是在睡眠中度过寒冬的,等到春天“春风姑娘把你们来唤醒”。歌词拟人化,曲调平稳而带有叙事性。把人与自然、动物的密切关系表达出来,把音乐与大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出来。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精致美妙,4/4拍子,16小节,四个乐句起承转合,一气呵成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乐曲由“××
×× ×
××”动机变化重复发展而成,旋律采用同音反复、级进与模进手法,凸显亲切述说的风格,歌词拟人化,蕴含喜悦、呵护、深情、向往等美好情感。
首先,老师播放一段带有风雪声响的音乐,让学生聆听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进而导入小谜语,学生猜出谜底是雪花;伴着音乐声,师生共同欣赏一组雪景的图片。作为导入环节,教师带领学生聆听雪的声音,感受雪的美景,仿佛置身于雪的世界,在上课的初始环节,很吸引学生。如果将欣赏雪景的背景音乐换成本课学唱歌曲的伴奏就更加贴切本节课的教学主题。
教师播放歌曲范唱,伴随着音乐做动作,教师要求学生观察教师做了哪些动作。接下来出示图形谱,让学生寻找乐句对应哪个动作。待学生熟悉后,教师哼唱旋律,学生边做动作边体会音乐。最后,播放范唱,学生无图形谱提示自己听音乐做动作。在这个环节,图形谱的应用很能帮助学生把握歌曲,图形谱设计很有新意,与音乐也很贴切。
第二个教学环节是学唱歌曲,首先,教师播放flash课件,让学生听记歌词。接下来,学唱谱例,将 3 #22 3 0
|作为难点视唱,与相近的 54 3 #2 3 -
|做比较唱准,进行旋律接龙。之后进行歌曲学唱。并启发学生“告诉正在冬眠的小动物时要用什么声音?”并带上情绪演唱。
第三个教学环节是律动。教师设问:如果用一段舞蹈来表现雪花,在服装、造型、动作上你会怎么设计?学生展开想象,提出自己的观点。接下来欣赏舞蹈片段。教师让学生设计动作来表现雪花。
拓展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了另外两首跟雪有关的作品,一首是京剧《打虎上山》,另一首是管弦乐《乘雪橇》。并以“瑞雪”、“雪灾”等话题作为课堂小结。
本节课教学目标设计比较符合学生实际,知识、能力、思想感情目标有具体要求,体现了学科特点。从目标达成来看,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本节课教师的教学思路层次清晰,教学环节循序渐进,环环相扣。采用教学方法丰富多样(图形谱、律动等),教师教态亲切、活泼,使课堂比较活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