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组】2018(一)一年级数学教研活动

(2018-12-23 18:07:52)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名称

一年级数学展示课

项目负责人

温从冲

活动时间

2018.12.19

活动地点

一年(1)班

活动主题

9加几

主 讲 人

王爱芳

参加对象

全体数学老师

申请学时

1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王爱芳老师将拟定的教学设计在一年(1)班进行展示。

(一) 回顾旧知,激活认知

出示抢答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加几就是十几的算法,以及如何快速找到两个数相加得十的方法。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第一环节: 出示运动会场景,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我们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盒?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请同学们先仔细想一想,举手汇报。这时,学生出现3种答案:

1. 数一数的办法。1.2.3.4.……13

2. 接着数的办法。……10.11.12.13

3. 先放进一盒凑成10,10313

那怎么列算式?9+4=13现在我们没有饮料,可以先用小棒来代替它,用9根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9盒加上几盒就是10盒。那拿走盒子外边的1盒还剩几盒。(3盒)10和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那9 + 4 = 13

4可以分成13,91合成10103就是13

(设计意图:学生展示各种方法计算方法,通过小棒来摆一摆,直观地展示了凑十法的过程,再通过引导学生优化方法,使学生体会到计算9加几时,用9+1凑十又简捷又准确。)

第二环节:圈一圈,计算9+7  9+5

渗透先圈出10朵,再计算然后小结观察各题,揭示课题9加几。  

第三环节:完善9加几各题,交流发现了什么?

反馈得出:(1)都是9加几的题目。  

2)第一个加数相同,第二个加数从29和是从1118 。 

3)第二个加数比和的个位多1。 

4)都可以用凑十法进行计算。  

(整个过程通过学生看一看,圈一圈,说一说等自主学习的过程来探求新知,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多种算法 ,体现算法多样化,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适当突出和提倡用”凑十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  

(三)综合应用  

1.比较练习9 +1 + 2 =      9 + 1+5=      9 + 1 + 8=

9 +3 =           9 + 6=        9 + 9=

(通过连加和9加几各题的对比联系练习,巩固对凑十的认识。)  

2.实际应用,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凑十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信心。  

3.移动9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数和蜜蜂采蜜的练习,一方面调动学生积极性,一方面巩固数学计算能力。

4.算一算9+【数学组】2018(一)一年级数学教研活动= 15       9+【数学组】2018(一)一年级数学教研活动=  16    9+【数学组】2018(一)一年级数学教研活动= 18

(四)课堂总结。 

学完这节课后,同学们有什么收获?(通过自己总结,可以培养学生反思意识,让学生交流可以及时反馈信息,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管小蓉老师进行评课: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这是《标准》中提倡的新理念。《9加几》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小组内让同学交流,然后各组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还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通过获得丰富的感知,发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的汇报中我们看到,由于留给学生充分发表想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思维是生动活泼的,提出了多种9加几的计算方法,这些算法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动脑思考获得的,有些还非常具有创造性。另外,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从直观上了解凑十法的算理,并通过叙述计算过程,内化为计算方法,掌握凑十法的计算方法,体验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活动反思

与建议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计算速度得到了提高,理解了运用“凑十法”计算的好处。本节课的教学中,在让学生充分体验9加几的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并从多种方法中,初步得到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后面876加几的进位加法打下了基础。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温从冲

说明:每一次教研活动后,都需填写此表,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