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段数学组第3次教研活动

鳌江镇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高段数学组第3次)
项目名称 |
《折线统计图》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吴慧芳 |
活动时间 |
4.23 |
活动地点 |
五年级 |
活动主题 |
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
执教者 |
周颖 |
参加对象 |
高段数学组 |
申请学时 |
4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1、周颖老师上课 2、磨课: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讨论后,周颖老师根据老师们的建议进行修改整理。 |
||
过程确认 |
|
附件1:考勤表
附件3:《搭配》教学设计(讨论稿)
《折线统计图》教学预设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预设:
一、引入
师:从表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请你说。
(请2个)
你们说的很好。
二、新知
1.点
预设:一眼看出谁多谁少,看出数量的多少
是的,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板书: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追问:几时15度?你怎么看的?
2.线
师:看图, 2时—12时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说
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完成了吗?老师这里收集了几位同学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看
1.先展示连线的
师:你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的?注意听,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你能指着图来说说吗?
预设1:我用线把它们连起来,这样线往上,就表示上升;如果线往下,就表示下降,如果线是平平的,就表示不升也不降。
他讲的有没有道理?谁能再来说一说?
预设2:连起来好看
师:好看在哪里啊?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他讲的有没有道理?谁还能再来说一说?
预设3:以前见过这个东西
师:你不但善于观察还能学以致用,那你觉得这样连线有什么好处?
学生说不出
师:看来你心里是知道的,只是一下子说不出,那谁能来帮帮他?
师: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谁还能再来说一说?
2.展示:不连线的
还有一个同学是这样想的,这两种想法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连线的,更明显的看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师:不连线也能看出变化(手势)
预设:更明显
师:明显在哪里?你能结合图说一下吗?
师:真的,你这么一说这连线真的很神奇,线往上表示气温(上升),线往下(下降),平平的(气温不变)而这幅不连线的就不能一眼看出这个变化了。
师:看图,那什么时候温度变化最大呢?
(6-8时)
你是怎么想的?
相减差最大
还有不同想法吗?
线最长
师:长是什么意思?我没听明白。
师:陡这字用的好,(手势),这样呢还能用陡吗?(平缓)哦现在我明白了,谢谢你。
4、初读图、推测、画图
师:看着这张折线统计图,你能推测一下,14时的气温可能是几度?
生:可能是22度,因为前面10时至12时只上升了1度,所以我认为后面也上升1度。
生:平时14点应该会比较热,所以可能是25度。
师:你是根据前面好几段气温的变化情况来推测的。
师:怎么在图上找到14时22度这个点?请你上来找一找。
生:找到温度和时间的交叉点。
你们同意吗?请看屏幕,你们是不是这个意思(课件出示点),再连线(课件出示),最后标出数据(课件)。
请你继续推测一下,接下来气温又可能是怎样呢?
生1:可能还会上升一点点。 生1:可能还会上升一点点。
生2:可能会下降。(你是怎么想的。)
我们来想想看,如果下降的话会是什么原因?
生:太阳下山
师:看来你有这样的生活经验
没用尺子/没标数字/画错
(看来我们读图时还要从整幅图上去读)。
三、对比
预设:都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师:我听明白了,你们的意思是他们都能表示数量的多少。条形统计图的数量是用(手势:条形)表示的,那折线统计图又是用(点)表示。
师: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较,有哪些优势?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预设:看出变化(板书:数量增减变化)
小结: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过渡:折线统计图是不是在哪都能用呢?下列两组数据选用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
A:折线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2022年7-12月销量变化
月份 2月 4月 6月 8月 10月 12月
销量/万辆 18 38 63 96 135 180
你是怎么想的?
B:条形
六种品牌新能源汽车2022年12月的销量
品牌 零跑 蔚来 理想 奇瑞 广汽埃安 比亚迪
11 12 13 22 27 180
师:现在你对折线统计图有什么新的认识?
请你读图,完成问题
(1)从(
)月到(
)月销量增长最快,长了(
)万辆。
(2)销量是135万辆是( )月。
(3)三月的可能是(
)万辆。你是怎么想的?
一定是28万辆吗?
销量的增长不固定
折线的线只表示趋势
(4)2023年2月的销量可能是多少?销量会一直增长下去吗?
四、练习
1.生活中的统计图
2.据图选事
老师也带来了几幅我们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1)选择:上面三幅折线统计图分别对应哪条信息?
(2)解读:结合统计图,说说这三条信息,并预测未来的发展
五、总结
学生自由说(销量、客流量....)
是的,你分析的特别有道理,那你们觉得的晴天挂在户外湿毛巾的重量变化情况会是怎样?请你在脑海中想象一下,那这两幅图哪幅图能反映湿毛巾的变化情况呢?
同意图1的请举手,同意图2的请举手。
都对 两种都有
你是怎么想的? 错先说,各派一名代表说服对方
说服你了吗?
可能
(出示成绩)
是的,这是小红6次数学测试的成绩,你觉得小红的数学成绩怎么样?
看来大家意见不统一,老师再给你一组数据,这是小红所在班级每次的平均分,现在你们的意见呢?我听出来了,小红的数学成绩在班级处于中上水平的。看来,我们仅仅根据小红个人的成绩来判断是(不够的),还要(结合班级的整体水平来判断)。
附件4:教学设计(修改稿)
《折线统计图》教学预设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预设:
一、引入
提问:从表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二、新知
1.感受条形到折线的过程
预设:一眼看出谁多谁少,看出数量的多少
师:是的,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板书: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1)(演示条形变窄)如果这样呢?你还能看出每个时刻的气温是多少吗?
(2)(演示条形收缩成点)点能表示每个时刻气温的多少吗?那你说说看这个点(任指一个点)表示什么 ?
追问:几时15度?你怎么看的?
活动一:感受线的作用
提问:看图, 2时—12时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
追问:数据的大小可以知道气温的升降,那么谁能再来描述一下气温是怎样变化的?
(1)先展示连线的
师:你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的?注意听,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你能指着图来说说吗?
预设1:我用线把它们连起来,这样线往上,就表示上升;如果线往下,就表示下降,如果线是平平的,就表示不升也不降。
他讲的有没有道理?谁能再来说一说?
预设 :可以标箭头
问:没有箭头能不能一眼看出气温的变化?
(2)展示:不连线的
还有一个同学是这样想的,这两种想法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连线的,更明显的看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师:不连线也能看出变化(手势)
预设:更明显
师:明显在哪里?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吗?
师:真的,你这么一说这连线真的很神奇,线往上表示气温(上升),线往下(下降),平平的(气温不变)而这幅不连线的就不能一眼看出这个变化了。
2.揭题
3.读图解读看得到的点与线
(1)(
)时的气温是18。
(2)10时的气温是(
)。
会读图,知道点表示数量多少
(3)(
)时气温最高,(
)时和(
)气温最低。
你们怎么看得这么快?
预设:点最高 点最低
小结:折线统计图的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大小。
(4)(
)时到(
)时气温变化最大。
预设1:相减差最大
预设2:线最长/角度最大
看着这张折线统计图,你能推测一下,14时的气温可能是几度?
提问:怎么在图上找到14时22度这个点?
4.预测、画图
请你继续推测一下,接下来气温又可能是怎样呢?
预设1:
生1:可能还会上升一点点。
生2:可能会下降。(你是怎么想的。)
师:是不是这样的呢?(出示16~20时气温,21度、18度、17度)。
小结:看来,我们仅仅根据前面数据的走势来判断是(不够的),还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况来推测)。
活动二:画图
师:你能接着把这三个时刻的气温画到这张折线统计图上吗?在你的练习单上画一画。
总结方法: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画图的方法,谁能说说你是怎么绘制折线统计图的?
提问:看图,谁能提个问题考考大家是否看懂了这幅折线统计图?
同桌互相提问回答
三、对比
1.条形和折线统计图的相同点。
预设:都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小结: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的优势
预设:看出变化(板书:数量增减变化)
小结: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过渡:折线统计图是不是在哪都能用呢?下列两组数据选用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
A:折线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2022年7-12月销量变化
月份 2月 4月 6月 8月 10月 12月
销量/万辆 18 38 63 96 135 180
B:条形
六种品牌新能源汽车2022年12月的销量
品牌 零跑 蔚来 理想 奇瑞 广汽埃安 比亚迪
11 12 13 22 27 180
提问:现在你对折线统计图有什么新的认识?
练习1:
请你读图,完成问题
(1)从(
)月到(
)月销量增长最快,长了(
)万辆。
(2)销量是135万辆是( )月。
(3)三月的可能是( )万辆。
(4)请你根据这幅折线统计图预测2023年2月的销量。
销量会一直增长下去吗?
练习2据图选事
(1)选择:上面三幅折线统计图分别对应哪条信息?
(2)解读:结合统计图,说说这四条信息,并预测未来的发展。
提问:你们觉得温州1-12月月平均气温会是怎么变化呢?谁能一边比划一边说一说。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