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第一学期艺术组第8次教研活动之美术组微项目主题研讨
| 分类: 艺术组 |
鳌江镇第一小学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第 8 次)
|
项目名称 |
|
项目负责人 |
李定好 |
|
活动时间 |
2022.12.2 |
活动地点 |
|
|
活动主题 |
一“项”到底,美术微项目推进式学习 |
执教者 |
洪璐璐 |
|
参加对象 |
教共体美术组教师 |
申请学时 |
4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李定好老师主持: 1、 艺术组所有听课老师们集中录播室进行微项目主题研讨。 2、 洪璐璐老师先说说这节课《纸拎袋》总的设计思路。 3、 张明完老师对本次教学观摩课进行评课。 4、 教共体美术组教师对该课进行点评,其她老师补充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分管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温作业副校长全程参与了本次研讨活动,他充分肯定了本次教研活动,也为进一步做好艺术组的教研工作,深入开展校本研究,提高研讨实效提出相关意见。
|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通过此次微项目主题研讨活动,艺术组的老师们更加清楚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怎么引导?怎么设置问题?怎么探究?也感受到了教学活动不应该局限在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活动中,美术学习更应该融入生活,成为课内与课外整体探知的过程。微项目主题研讨就是一个进步成长的过程,多给学生一些讨论和创新的机会,让他们学会思考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能力、在探究中积累能力、发展能力、提高能力。 |
||
|
过程确认 |
|
||
附件1:考勤表
附件2:活动照片
附件3:教学设计
《我为校庆献礼——纸拎袋制作》教学设计
洪璐璐
教学过程
版块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明年就是我们学校80周年校庆了,学校为此成立了校庆策划组。他们最近都在为学校的校庆的事情忙碌着。
声音提示,收到校庆策划组邀请函。请同学读一读内容。
生:接收挑战,为校庆献礼,完成纸拎袋制作(板书)
版块二、体验感受
师:通过我们的学习单,你对纸拎袋有多少了解了?
生:纸拎袋由袋体和手把两部分组成(组成部分)。纸拎袋作用是拿来装东西,方便购物(用途)。纸袋上印着牌子的logo,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宣传推广的作用)。1844年前后,德国人发明了木浆造纸术,也间接催生了历史上第一只商业纸袋(历史)。
师:纸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纸,洪老师认为它们都有性格,看看你们今天都带了哪些纸?
你带了白纸,白纸白的像雪一样,它的包容性非常强,当你在上面画上第一笔,写上第一笔的时候,这张白纸就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你带了牛皮纸。牛皮纸给人的感受跟白纸就完全不同,牛皮纸有种古朴,回归自然的亲切感。我还看到同学们带了彩色纸,色彩丰富的彩纸可以用于装饰。
师:我们把这些纸进行大改造,制作我们鳌江一小的纸拎袋。
师:课前对纸袋进行了看一看,摸一摸,拆一拆,你们对纸袋的特点和制作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步骤图,自己尝试。也可以脑洞大开,自己想怎么折就怎么折完成纸拎袋的袋底部分。(提醒:虚线代表折。2分钟时间)。
生:请成功的同学进行经验分享。有什么注意事项。
生:请没做好的同学说说为什么没有成功?遇到了什么问题?
观看视频。1.将纸撑开。2.将侧面短边向内折,短边与内折痕重合。3.封底,双面胶先贴两边,再贴中间。完成。
版块三、深入探究
小组讨论完成学习单。
完成学习单一:
|
文字 |
图形 |
|
哪些文字是必不可少的? |
哪些图案能代表鳌江一小? |
|
校名、地址、电话之间排版可以什么不同? |
图案在设计时要注意什么? |
文字:突出校名。
图形:校园建筑、小贤娃等。
色彩:对比中求统一。
完成学习单二:
请小组派代表讲一讲可以有哪些形式?
请学生上台选择合适的图形进行拼贴。(上下,左右,环绕,排列组合)
师总结:装饰样式有两种,一是拼贴法。
二是添画法。添加图形和文字。还可以拼贴和添画相结合。
同学们对袋体的装饰非常漂亮,但是这些袋子外形都是长方形的,没什么创意,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生:变外形。用剪刀(学生说老师剪)。波浪形,锯齿形,爱心形......
(提示:我们在变形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它的美观外,还要注意纸拎袋的实用性,两边不能剪的过多,不然就装不了东西了)。
3.师:做到这一步,纸拎袋算完成了吗?
生:还没有。少了拎手。
师:拎手的形式有哪些?
生:打洞穿绳,直接剪,几何形剪贴......
师总结:拎手可以有不同的材质,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吗?
当然可以。我们还可以尝试仿生设计。用屋顶的形状制作屋子造型纸拎袋。
版块四、实践创新
请同学们以学校80周年校庆为主题装饰纸拎袋。(2人合作)
作业要求:
(温馨提示: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版块五、作业展示,学生互评。
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自评:从纸拎袋的造型、装饰等方面进行介绍,说说自己作品的特色与创意。
同学互评:说说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提出不足及改进方案。
版块六、拓展延伸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如今点外卖逛超市已经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可是我们在享受便捷,享受美食后产生了大量的塑料垃圾,日积月累,塑料垃圾堆积成山,污染河面,影响海洋生物,对动物也是一种威胁。我们生活中要尽量不用塑料袋,尽可能的用纸袋代替塑料袋,人人争当环保小贤娃。
板书:
——纸拎袋制作
附件4:教学反思
《纸拎袋》教学反思
洪璐璐
在课堂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去探索装饰方法,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去摆一摆,之后再小组讨论完成设计单,这样使每个学生制作出的纸拎袋有个性很有特色,从学生的课堂作业中看出本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完成的较好。
附件5:研主题
《我为校庆献礼——纸拎袋制作》研主题
叶玲莉
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
(课件:一、缘起)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推进微项目化,走向深度学习”这一主题呢?
(课件)1.项目化学习是当前全球教育中的热点话题,高质量的项目化学习被认为是素养时代最为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
2.我校被列为“平阳县首批项目化学习种子学校”。
基于以上两点,我们选择了以“推进微项目化,走向深度学习”为主题,优化教学方式,作为本次教学研讨的主题。
(课件二、深思)
二、我们团队对于主题的理解:
项目化学习可以追溯到杜威的“做中学”,杜威的学生克伯屈首次提出并实践了项目化学习的概念。它是一种教学方法,即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内对真实的、 复杂的问题进行探究,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宗旨是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或者实施真实任务的过程中完成学业,从而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培养学生自主、积极的担当态度和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微项目学习是基于项目化学习模式的延伸和发展,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微项目为载体,设计与学科核心知识相关的驱动性问题,将学习内容分散为多个小项目,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自主或合作探索,激励学生深度理解学科核心知识、提升学科能力、培养学科素养。
微项目学习既保留了“项目化学习”原有优势,又克服了“项目化学习”中时间长、跨度大、评价难、参与度较低等问题。
微项目化学习设计要遵循六个维度:分别是核心知识、驱动性问题、高阶认知、学习实践、公开成果、全程评价。
基于以上认识,又恰逢我校即将引来的80年校庆。最终我们将核心知识点定位在“我为校庆献礼——纸拎袋制作”上。
(课件三、打磨)
如何以“推进微项目化,走向深度学习”理念为依托,优化教学方式。(课件)我们通过4次磨课,从开始的迷茫和困惑到最终能用项目指引孩子,用评价撬动孩子。从而形成了今天展示的这种方案。
(课件)评价:
首先从评价来看,原先我们设定的评价是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经过多次磨课试教以及温校的提议后,我们领会到了项目化学习评价方式的重要性,从而确定了先出示评价标准,再让学生参照评价标准进行合作式的项目化学习,我们确定的本课评价标准为:评价一、造型要实用美观。评价二、拎手的样式要和袋体统一。评价三、装饰美观、排版合理。我们从最初的迷茫到后面评价方式的逐步清晰,课堂教学也慢慢散开谜雾。
接下来我对“推进微项目化,走向深度学习”具体评价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细致分析:
(课件)评价一、造型要实用美观。
解析: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的确,看能解惑,问能知新。经过4次的磨课,我们从最初稿开始欣赏花窗图片到欣赏了解不同取景方式和教师作品示范欣赏,虽然从不同角度去看,但留于表面,没有真正落实看的本意,最终显得课堂单一,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后续,我们发现观察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在3磨4磨中不断加入欣赏,从视频欣赏到实景图片分析,从四季美景到名家作品赏析,最后再欣赏教师范作及同龄人作品,来一步步开阔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了解园林的风景,不仅有效得解决了课堂的重难点,还培养了学生人文情怀,提高审美意识,使三让助学中的“让看”发挥极致。
(课件)评价二、拎手的样式要和袋体统一
解析:
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要通过行为和实践才能表现出来。我们通过前2次的试教后,发现我们想给孩子的东西太多,以至于在这环节上花费了太多时间,导致拖课严重。最后我们决定利用课前预习单,课中学习单形式开展教学,有效快速得解决了时间问题。这里就形成了一个学习支架,学生会认真学,课上会主动交流,然后提交问题,教师答疑,这样,对知识的领会和对技能的把握便可以进入更高的境界。对学生而言,因为课堂活动所需知识提前给出,课中可以相互讨论、交流,增加了参与度;对教师来说,能更多的指导学生,使得教学更有效果。最后创作环节,叶老师以窗口为画面取景框,让学生画苏州园林中任何一个季节的窗景,作业具有开放性,这样不同潜质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课件)评价三、装饰美观、排版合理。
解析:
美术作为视觉艺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欣赏与评价美术作品。如何让学生看好、评好?看到位、评到位?通过三让理念的学习,在后续的教学中能发现叶老师能及时采用鼓励式评价,或激励式语言引导学生探究,增强学生自信,让他们能大胆的用自己的语言对园林构图做出自己的分析、评定。如:学生在讲到苏州园林美的时候,老师马上评价,你的话让我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好想马上去看看这美景啊!这样的话语在课堂上还有很多很多。虽然寥寥数语,但能马上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最后展评环节让其他学生互评,教师抓住关键问题、关键时候给学生以启发,使学生拨疑难、排障碍,从而使他们茅塞顿开,加深理解,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提高认识,发展智能。
(课件)虽然《我为校庆献礼——纸拎袋制作》这节课已经结束,但“推进微项目化,走向深度学习”理念我们将继续研究求索,一直在路上……。
以上是我们团队对这个主题及这节课的思考,不足之处请多多指点,感谢大家的聆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