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段数学组第6次教研活动

(2022-12-20 16:00:08)

鳌江镇第一小学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6 次

项目名称

集体备课

项目负责人

吴慧芳

活动时间

11.10

活动地点

录播教室

活动主题

2022下半年平阳县小学数学“团队赛研”展示活动

执教者

白陈悦、周颖、刘丰丽

参加对象

全体数学老师

申请学时

4

活动内容

及进程

时间

     

主讲人

8:209:00

研讨课《节约用水》

白陈悦

(鳌江一小)

9:109:50

研讨课《用字母表示数》

黄盈盈

(昆阳一小)

9:5010:10

观点报告《以问题为导“项”,实现深度学习》

刘丰丽

(鳌江一小)

10:1010:30

观点报告《基于单元统整背景下的深度学习》

徐小巧

(昆阳一小)

10:3010:50

观点报告《节约用水》的教学分析与思考

许丽敏

(昆阳一小)

10:5011:10

观点报告《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分析与思考

 

(鳌江一小)

11:1012:00

名师点评:新课标“核心素养——符号意识”的思考

吴慧敏

(平阳县小)

13:0013:20

观点报告《基于单元统整背景下的学习活动设计》

叶建欧

(滨江小学)

13:2013:40

观点报告《凸显核心概念,数出分数本质》

 

(郑楼中心校)

13:4014:20

研讨课《分数的初步认识》

周双隆

(滨江小学)

14:3015:10

研讨课《分数的初步认识》

周小敏

(郑楼中心校)

15:1015:30

观点报告《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分析与思考

吴美珍

(郑楼中心校)

15:3015:50

观点报告《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分析与思考

陈明月

(滨江小学)

15:5016:40

名师点评:新课标“核心素养——数感”的思考

黄招团

(鳌江一小)

 

活动反思

与建议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活动照片、考勤讲稿、教学设计作为附件,表格后。   

 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段数学组第6次教研活动


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段数学组第6次教研活动

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段数学组第6次教研活动

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段数学组第6次教研活动

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段数学组第6次教研活动

教学设计稿

《一个水龙头引发的思考》教学设计

                                                                鳌江一小团队

教学目标:

1. 通过测量水龙头、绘制统计图等操作活动,强化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2. 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通过平均数的计算及统计推断,了解和认识日常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分析数据,推算水龙头的平均漏水量

同学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了解过今年的天气情况,今年的天气持续干旱,前几周,为了减缓气象干旱持续发展的势头,温州市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工降雨,以此来缓解旱情。而看到这则报道后我们班自发成立了水资源研究小组,利用课外时间,走访了各个地方,对我们学校周边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展开了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研究小组发现了我们身边存在着一个问题,这是他们拍摄的照片(出示水龙头漏水的照片)研究小组发现了生活中到处存在着水龙头漏水的现象,这个现象引发了他们的思考,不禁让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漏水的水龙头一年究竟会漏多少水呢?”你们对这个问题感到好奇吗?那就让我们在研究小组的带领下一起对这个问题展开研究。课前,两个研究小组通过讨论已经确定了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并展开了实地考察,接下来我们就请两个研究小组来分享一下他们的考察情况吧。

1小组PPT汇报(2组)

2出示2个调查组组绘制的关于水龙头漏水情况调查的表格。

优化:哪组的研究方案会更好?

预设:测量样本多,且测量时长较合适的小组研究方法较好。

那我们就选取第二个小组的研究方案来进行我们的研究。

提问:这么多的数据,如果想要一眼就看出每个水龙头的漏水量,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预设:可以借助条形统计图

追问:以哪一次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

预设:以三次测量的平均数绘制条形统计图。

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调查组收集的数据,绘制出像下面这样的条形统计图。

评分标准如下:

所绘制的条形统计图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每个水龙头的漏水情况

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段数学组第6次教研活动 

小组成员能够根据所绘制的条形统计图介绍自己的发现

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段数学组第6次教研活动 

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段数学组第6次教研活动 

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段数学组第6次教研活动                                              时间:(   )分钟

 

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段数学组第6次教研活动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段数学组第6次教研活动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段数学组第6次教研活动 

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段数学组第6次教研活动 

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段数学组第6次教研活动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段数学组第6次教研活动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段数学组第6次教研活动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段数学组第6次教研活动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段数学组第6次教研活动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段数学组第6次教研活动 

 

 

 

反馈:

2组)展示条形统计图并介绍发现

打星环节

预设:发现一号水龙头的漏水量最少,五号水龙头的漏水量最多。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预设:水龙头的滴水速度不同、每个水龙头滴出的水滴大小不同。

如果老师现在想要研究一般情况下一个水龙头的漏水量,应该选取几号水龙头的数据?

所以要求出这些水龙头的平均漏水量来代表水龙头漏水的一般情况

求出水龙头的平均漏水量并填写下面的表格。

二、以小见大,根据所得数据推理

提问你们知道3分钟的漏水量有多少吗?(出示量杯)

时间

3分钟

1小时

1

1(365)

一个水龙头的漏水量(升)

 

 

 

 

预设很少

追问:一个小时呢?一天呢?一年呢?(水量叠加,直观感受大数据)

研究到这里,你还觉得一个小小的水龙头漏出的水微不足道吗?

我们刚刚尚且只研究了一个水龙头的漏水情况,就让我们大为震惊,但在我们的身边,远远不止一个水龙头漏水。如果我们把对水龙头的研究扩大到整个温州市,又会有什么新的启发呢? 

活动二:请从老师提供的信息中任意选取1个或2个信息与我们已知的信息结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并解决

已知:一个水龙头一年的漏水量大约为11吨。

老师提供的信息:

温州市所有家庭总计漏水的水龙头数约为732443个。

居民生活用水价格:平均每吨5元。

平均500吨水可以养活一亩稻田,一亩稻田约能产粮1000公斤水稻。

评分标准:

提出的问题合理

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段数学组第6次教研活动 

有清楚的计算过程

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段数学组第6次教研活动 

计算结果正确

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段数学组第6次教研活动 

 

反馈:

预设

1温州市的家庭漏水水龙头一年浪费的水钱有多少?

2温州市的家庭漏水水龙头一年漏的水能产多少公斤水稻?

通过刚刚的计算大家一定都和这两组小朋友一样得到了非常惊人的数字。(播放图片感受所得数据带来的震撼)

三、课外拓展,回顾反思

其实,我们生活的地球,水资源是十分短缺的,虽然地球又被称为水球,海洋面积高达71%,但实际上,我们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只有0.02%。(出示地球水资源分布图)我们生活在江南,大家并没有太大的感受。但在世界的其他角落,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来静静地观看几张照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一个水龙头漏出的一滴水也许不起眼,一分钟漏的水也许都不够我们喝一口,但如果一直都没有人去理睬,随着时间的不断累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终滴水也能汇聚成汪洋。

学完了这节课,你有没有什么想要去做的呢?

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呼吁大家节约用水? 

主题阐述稿

项目化学习主题阐述汇报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鳌江一小的刘丰丽,我将代表我们的团队作主题阐述。从接到通知,我们的团队就开始了教研之路,在教研的路上成长与共,那一幕幕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很高兴与大家分享我们的教研故事。

一、为什么我们要研究数学微项目化设计

(1)基于校本教研的需求

20228月,我校被列为平阳县首批项目化学习种子学校,要率先积极推进项目化学习的研究,形成校本研训特色。

为了深化我校教师对项目化学习的认识,熟悉项目化学习操作流程与策略,用学科项目化学习方式改进教学,让“微项目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常态。我校已经先后顺利开展了“九叠河游船”项目活动、“我会制作小乐器”科学项目化活动,接下来各个学科也要陆续开展项目化活动。

(2)数学课程的定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综合与实践领域可适当采取项目化学习,以解决现实问题为重点,综合应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由此来提高学生的四基和四能。

3)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需求

数学核心素养主要体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可以发展多数学概念的理解,有深度的创造性思考和更深的思维,对提高数学核心素养有着重大的帮助。

二、我们教研组对主题的理解

通过对部分教师的访谈,我们发现,不少老师对项目化云里雾里,有部分老师认为有探究活动等于项目化学习,有评价等于项目化学习,显然这是有偏颇的。于是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教研计划,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学习。我们先后组织了3次理论学习讨论会,研读了相关书籍,共同观看了讲座。在书里我们找到了对项目化学习的定义,项目化学习可以追溯到杜威的“做中学”,杜威的学生克伯屈首次提出并实践了项目化学习的概念。项目化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即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内对真实的、复杂的问题进行探究,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微项目学习是基于项目化学习模式的延伸和发展,是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微项目为载体,设计与学科核心知识相关的驱动性问题,将学习内容分散为多个小项目(微小的主题学习模块),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自主或合作探索,激励学生深度理解学科核心知识、提升学科能力、培养学科素养。

但通过组内学习交流,我们对项目化有了新的理解:项目化学习主要是以学科核心知识为载体,以综合学习为表现形式,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关键指向。数学项目化学习是借助真实的驱动性问题,设计有挑战的驱动任务,搭建完整的学习支架,构建可操作的评价量表,呈现有创造性的项目成果。

在理论的学习基础上,我们开始选课题,在选课题时我们迷茫过,踌躇过,遇到瓶颈期。一开始的选题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我们发现这节课常规课就是让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得到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似乎没办法淋漓尽致的体现项目化。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下我们开始了新的选题——《铺地砖》,我们的设想是以鳌江一小镇安路新校区的建设为背景,研究如何铺地砖,怎么铺满。但我们发现要研究怎么铺,必须先学习正多边形,一般多边形,不规则图形,如果放在一个课时里难以呈现。于是我们又翻看《课标》,发现里面提出在综合实践模块安排第三学段可以适当安排项目化学习,最后我们确定了《节约用水》。

三、以《节约用水》为切入点研究如何项目化学习设计

确定好课题,根据鳌江一小“诊断式”主题教研范式,我们设计了课堂观察表,确定了观察点,期望在教学实践中寻找共通思路,总结推广。我们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们的课例研磨的。

(1)情境的华丽变身:从虚拟走向真实

     一开始老师给定学生虚拟情境,平均每个学校会有一个水龙头因老化而漏水,让学生在校内模拟水龙头一分钟漏多少水,我们发现学生体验不深刻。于是我们就发动学生去调查寻找身边是否有老化水龙头漏水情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自主,但是还不够。我们就琢磨是否可以有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在我们的努力下我们也找到了“向天借雨”,让学生自发的成立调查小组调查水资源情况,在研究中发现水龙头存在漏水情况。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促进学生在体验、操作等过程进行真实而非形式化、表面化的研究。

(2)任务的“乘风破浪”:从简单走向挑战性

     在前几次的试教中,我们都是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去调查,如何调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是按照老师的思路去做。学生失去了思考,失去了自主探索的乐趣,这就脱离了项目化学习。因此,我们决定把所有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研究方案,展开研究,再优化方案。有的人研究3个水龙头1分钟的水,有的人会研究5个水龙头等等。在方案的设计、对比和分析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3)教学评的“紧密相拥”:从模糊走向清晰

改变一开始的单一评价,到后面的评价量表,评价多元化,评价先行。学生在完成任务之前就已知评价标准。在完成真实有挑战的任务中,通过全程评价与持续探究,撬动素养提升。

我们的项目化不是止步于这一节课,在后续学生还需要设计节约用水倡议书,手抄报等。我们还会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全国漏水多少?一个人一生用掉了多少水?一个人一天用了多少电等等。

 

以上是我们对主题的理解和探究,教研我们一直在路上。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