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学年第一学期语文中段教研组第4次教研活动

(2022-12-20 11:13:10)
分类: 语文组

鳌江镇第一小学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第四次

项目名称

《麻雀》集体备课

项目负责人

薛丽蓉

活动时间

11.22

活动地点

四楼办公室

活动主题

微项目主题下,习作单元课文教学重点定位及学习活动设计

执教者

薛丽蓉

参加对象

中段语文教师

申请学时

4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林宣惠老师:事情的起因是猎狗攻击小麻雀,经过是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幼儿,结果是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撼而退缩。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把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很明白。

陈海静老师课后题直接指向单元语文要素。第一题重在引导学生梳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知道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并懂得这样写有利于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薛丽蓉老师:通过第四单元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一件事的叙事方法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上课时可以从复习导入开始连接到本单元。

陈丽霞老师:本课可以让学习在初读课文后说说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这样让学生对课文的写作顺序有个整体感再领悟什么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林学知老师:小组研读,老麻雀的无畏精神,体会爱的伟大力量。

冯丽芬老师: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梁亦哨老师:拓展延伸,寻找生活中爱的场景。

李妙忠老师:通过整理本课写作脉络提炼写作大纲,学生初试身手,能在写作前整理大纲。

三、过程设计

林智老师:微项目学习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听、说、读、写、思、合作、探究等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升。

叶彩霞老师:共同研究,老麻雀的哪些行为让你感受到了爱?这是课堂组织学习的一大重点。

四、作业设计

毛素微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描写老麻雀的好词佳句。阅读屠格涅夫的小说《猎人笔记》。

活动反思

与建议

  各班老师反馈交流了自己对微项目化教学的认识和看法,解读了单元学习要素及有效创设真实情境的方法,在接下去的研讨活动中,围绕着主题,定能提高课堂效率。集体备课活动过程虽然简单,但是各自的看法与观点在短时间内碰撞,每个老师都认真参与其中,效果很好。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 

2022学年第一学期语文中段教研组第4次教研活动
2022学年第一学期语文中段教研组第4次教研活动
2022学年第一学期语文中段教研组第4次教研活动

附件3:教学设计第一稿(初稿)

麻雀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麻雀》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这个故事因猎狗与小麻雀的相遇而展开。事情的起因是猎狗攻击小麻雀,经过是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幼儿,结果是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撼而退缩。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把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很明白。作者观察细致,捕捉到很多细节,既看到了猎狗露出锋利牙齿的凶恶、小麻雀拍打翅膀的可怜、老麻雀挖辈起羽毛的紧张,又听到了老麻雀嘶哑而绝望的尖叫声,并加上了自己的想象。作者把这些内容写下来,清晰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情形。

课文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用词准确传神,往往廖廖几笔便能勾勒出对象的特征,传出形象之“神”。如,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挓挲起全身的羽毛”“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等,这些描写将一只奋不顾身、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也要拯救孩子的老麻雀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出来。

【教学目标】

1.认识“嗅、奈”等12个生字,会写”嗅、呆”等13个生字,会写“猛烈、打猎”等17个词语。

2.知道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3.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知道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2.懂得从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三个方面来讲事情写清楚。

难点:懂得从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三个方面来讲事情写清楚。

【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麻雀图片)同学们认识它吗?你们知道哪些与麻雀有关的成语或俗语呢?

预设:鸦雀无声;门可罗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同学们知道得可真多。(出示猎狗的图片)那么关于狗的成语或俗语大家又知道哪些?

预设:鸡飞狗跳、鸡鸣狗盗、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画虎不成反类犬……

3.对比麻雀与狗,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预设:麻雀小而弱,猎狗大而强……

4.那么当这两者相遇的时候,会发生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板块二 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 出示学习活动一:

读一读: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圈一圈:课文写了哪几个角色?

说一说:几个角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课文写了哪几个角色呢?(板贴:老麻雀 小麻雀 猎狗

3.小麻雀 、猎狗、老麻雀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预设:可怜、无可奈何、弱小  凶猛 勇敢   

你们评得很正确,在作者的眼里它就是一只无畏的老麻雀。同学们,无畏是什么意思?老麻雀真的没有畏惧,不知道害怕吗? (板书:害怕   无畏 )

学习活动二:找一找:哪里可以看出老麻雀内心害怕?

预设:“挓挲”:全身羽毛竖起,当鸟儿在紧张害怕的时候,全身羽毛才会竖起,就像人的汗毛一样。

“绝望地尖叫”“浑身发抖”“嘶哑的声音”:它十分紧张,“浑身发抖”。但是,它又十分地愤怒,表示出绝不畏缩的态度,所以,“发出嘶哑的声音”。

同学们,文章用了这么多的笔墨写了老麻雀的紧张与害怕,可是刚刚同学们都说它是一只无畏的老麻雀,老师太困惑了。这到底是不是一只无畏的老麻雀呢这节课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老麻雀的身上,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每组同学找理由,探讨后进行汇报。

板块三 品读文章,学习写法

1.接下来我们继续走进这个故事,出示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

小组合作,共同研究

研究项目:这到底是不是一只无畏的老麻雀

研究途径

(1)找理由:找文中语句,关注关键字词

(2)绘图表:(图文结合、做表格、思维导图)

(3)小组展示成果

合作要求:人人发言      认真倾听

          专人记录      代表发言

2小组活动

3. 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板块四、总结全文,揭示主题

1.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探讨,我们说,这是一只无畏的老麻雀!如果要突出老麻雀的无畏,老师认为应该这样写(老麻雀怒目圆睁,厉声呵斥猎狗),而作者为什么用了更多的笔墨去写它的害怕呢?

2. 屠格涅夫他是一个大作家,他描写的是一种生活的真实状态,生活中老麻雀飞下来一定是紧张害怕的,但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幼儿,即使它紧张害怕但是还是勇往直前地去面对困难。作者是用了老麻雀的紧张害怕显示出它的无畏精神。这也是作者写作的妙招。

 

附件4:教学设计第二稿(修改稿)

麻雀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麻雀》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这个故事因猎狗与小麻雀的相遇而展开。事情的起因是猎狗攻击小麻雀,经过是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幼儿,结果是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撼而退缩。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把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很明白。作者观察细致,捕捉到很多细节,既看到了猎狗露出锋利牙齿的凶恶、小麻雀拍打翅膀的可怜、老麻雀挖辈起羽毛的紧张,又听到了老麻雀嘶哑而绝望的尖叫声,并加上了自己的想象。作者把这些内容写下来,清晰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情形。

课文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用词准确传神,往往廖廖几笔便能勾勒出对象的特征,传出形象之“神”。如,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挓挲起全身的羽毛”“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等,这些描写将一只奋不顾身、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也要拯救孩子的老麻雀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出来。

【教学目标】

1.学生借助预学单,掌握生字词语,熟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中的角色。

2.通过小组研读,借助图表,感知老麻雀的无畏精神

3.拓展延伸,寻找爱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小组研读,借助图表,感知老麻雀的无畏精神

难点拓展延伸,寻找爱的表现。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检查预习,初识角色

1.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一篇文章,一起来读课题。预习过课文了,先来看看词语都学会了吗?

2.  词语学习

1)逐组出示词语,读准字音

无可奈何 庞大 绒毛

挓挲 拯救 嘶哑

嗅到 锋利 愣住

 3.词语掌握得不错,现在请你们回忆一下,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个角色?几个角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预设:善良;可怜、弱小  凶猛 勇敢   

你们评得很正确,在作者的眼里它就是一只无畏的老麻雀。同学们,无畏是什么意思?老麻雀真的没有畏惧,不知道害怕吗?

板块二 自读课文,感知害怕

学习任务一默读课文,找一找哪里可以看出老麻雀内心害怕?

预设:“挓挲”:全身羽毛竖起,当鸟儿在紧张害怕的时候,全身羽毛才会竖起,就像人的汗毛一样。

“绝望地尖叫”“浑身发抖”“嘶哑的声音”:它十分紧张,“浑身发抖”。但是,它又十分地愤怒,表示出绝不畏缩的态度,所以,“发出嘶哑的声音”。

同学们,文章用了这么多的笔墨写了老麻雀的紧张与害怕,可是刚刚同学们都说它是一只无畏的老麻雀,老师太困惑了。这到底是不是一只无畏的老麻雀呢这节课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老麻雀的身上,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每组同学找理由,探讨后进行汇报。

板块三 品读文章探究无畏

1.接下来我们继续走进这个故事,出示学习活动。

学习任务二

小组合作,共同研究

研究项目:这到底是不是一只无畏的老麻雀

研究途径

1.找理由:找文中语句,关注关键字词

2.完成图表:(做表格或思维导图)

3.小组展示成果

 

合作要求:人人发言      认真倾听

          专人记录      代表发言

2小组活动

4. 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项目一组:理由1   理由2       理由3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预设:作者把老麻雀比作了一块石头。因为老麻雀想拼命拯救自身的孩子,所以

落下得很利落,很干脆。

预设:“绝望”的意思是没有希望,老麻雀觉得没有什么胜算可以救小麻雀。“绝望地尖叫”突出了老麻雀虽然惊恐、害怕,但仍然拼尽全力,不顾自己的安危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

预设: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是弱小的,虽然惊恐、害怕,但仍然拼尽全力,保护自己的幼儿。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预设:这种强大的力量就是(总之)爱的力量,就因为这爱的力量,才让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拯救自己的孩子,让身躯弱小的老麻雀变得如此强大。

5.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探讨,我们说,这是一只无畏的老麻雀!如果要突出老麻雀的无畏,老师认为应该这样写(老麻雀怒目圆睁,厉声呵斥猎狗),而作者为什么用了更多的笔墨去写它的害怕呢?

6. PPT出示:屠格涅夫他是一个大作家,他描写的是一种生活的真实状态,生活中老麻雀飞下来一定是紧张害怕的,但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幼儿,即使它紧张害怕但是还是勇往直前地去面对困难。作者是用了老麻雀的紧张害怕显示出它的无畏精神,更写出了老麻雀对小麻雀那浓浓的爱。

板块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同学们,在文章的结尾,其实还有这样一段话:

课件出示读:是啊,请不要见笑。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我崇敬它那爱的冲动。爱,我想,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加强大。只有依靠它,依靠这种爱,生命才能维持下去发展下去

2.因为爱,小麻雀得救了。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些爱的场景呢?

3.走进爱的场景,把它描写下来。

4.分享爱的画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