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偶拾 |
4日上午,带蛋蛋去市政府大楼前参加默哀仪式。小朋友是好奇又好动的,防空警报突然响起的时候,他有些愕然,下意识的伸出双手去捂耳朵,我站在他身后拉下他的手教他垂手肃立眼睛看向脚尖。但小朋友不谙世事,虽也能说得出“白衣战士”,但心里却不懂得逝去的悲伤,只一会看地面、一会看旗杆、一会看旁边拍照的“短炮长枪”,最后被头顶嗡嗡盘旋的无人机吸引……我不怪他将我的嘱咐抛之脑后,我只愿他一生平顺,少经历些风雨离别……
这个清明节,于在疫情中失去亲人的家庭来说是一种悲痛的唤醒!之前在看不见摸不着如同鬼魅般的病毒中恐惧、绝望,仓皇面对!来不及接纳、顾不上悲伤,只将逝去的亲人送上灵车,甚至只是得到一个恍如隔世的消息,连最后一面也没能见到!在一场肝肠寸断的悲恸之后,擦干眼泪还要去面对肆虐的病毒。大家噤声默言,内心是抗拒是抵触、是不愿意相信和面对!而如今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武汉解封进入倒计时,清明时节,形单影只,所有的来不及、顾不上如泄洪一般释放,这场灾难在这一刻才从真正意义开始降临!
一声长叹、两行清泪……铭记、缅怀……真正从内心接受需经历痛苦而又漫长的过程!
最近在各种资讯中,相关疫情防控的人物专访我只看标题,不敢打开读其间细节。2日、3日,宝鸡援鄂医务人员分批返回。车队经过办公楼前,隔着玻璃窗,看到凯旋的英雄们从车窗里伸出拿着红旗的手臂向沿路迎接的人群挥动,我亦忍不住红了眼眶!央视的清明节特别节目,爸妈在电视机前唏嘘,我在餐桌前捡菜叶,只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不觉间已泪流满面……他们才是应该崇尚的大英雄!他们的名字应该永远地隽刻在我们记忆里!
一个月前,丫丫说:我现在每天早上醒来,眼睛一睁打开手机只关心两件事情。一是确诊病例、二是股市行情。
我打趣她:疫情让你去伪存真,看清了生活的实相。你关心的这两件事,一是要活着,二是要活好。厉害呀,疫情成就了哲学家啦!
清明节,祭扫思亲、踏春赏花。
妈因为胃不舒服,于半月前来宝就诊,今年扫墓就由叔婶代劳。姥姥当年是因胃癌去世的,所以妈对胃上的病症十分警惕。十年前因一米粒大小的胃部息肉曾让全家人惊恐,好在这次医生看过说只需中药调理就好。如今的中医药也与时俱进,将汤药浓缩成冲剂,服用简便,十副药后病症明显减轻,妈亦心情大好。至于扫墓,能去则去,不拘泥不刻意。平日里只要想起,随时都可前去凭吊。爸妈一直信守厚养薄葬,我们亦认同追随。叔婶在群里发来爷爷奶奶墓地添土后挂上纸花的照片,让回不去的人也都能心安,甚好!
逝者安息,生者自强。平日里我们与公婆一起生活,周末便接我父母前来,说是换班休息,实则也是尽自己所能,尽量多的与四位七十岁的老人相互陪伴。
三天假期,天气尚可,老妈腿脚不好,我们就在附近,踏春赏花放风筝掐野菜。
哥哥是去不了的,在家埋头补作业,13号开学,大家都有了盼头。
蛋蛋在哥哥门前徘徊复徘徊,喃喃的:妈妈,我好想长大呀!
——你着急长大干什么呀?
我想跟哥哥一样写作业!
——你不是天天在完成幼儿园的作业吗?
可是我不想完成这种作业,我想跟哥哥一样拿着笔写作业!
哥哥从台灯下扭过头,轻叹一句:等你长大你就知道了……
话没讲完,悲悯之情溢于言表……
莉在朋友圈转发陈建斌的朗读《散步二十四节气——清明》:生命不就是如此吗?一边流泪,一边欢笑;一边逝去,一边生长……今年是她父亲离去的第一个清明,我发一个抱抱的表情给她,她亦回我一个拥抱。此刻,无需言语,接纳和面对需要一个痛苦而又漫长的过程……
”人的一生,是遇见与别离的一生。在“清明“时节,祭先祖、故人、往昔,也祭一祭远处和更远处的悲伤,是告慰自省,也是身心整理。
有敬畏,才自觉节制。
有珍惜,才下意识呵护。
有面对,才能在伤心过后,再次回到春天。“
构树花:
地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