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偶拾 |
周六,接爸妈过来给老妈补过生日。老妈一直过农历生日,按日子已经过了四天,但他俩是刚从凤县过来,就趁休息大家都有时间一起乐呵乐呵。老妈说她不想过,去年是本命年,今年是73的坎,心里多少有些忌讳。所以就很简单,蜡烛仍然只点一支,我陪着她一起戴上生日帽,权当是为春节后的再相聚找个碰杯的由头!
周日,阳光明媚,我们约了叔婶一起去赏春光。他俩现在是“闲人”,孙子孙女,儿媳一个都不让带,为此引发了些矛盾。堂弟在外地工作,平日里他们跟儿媳基本不往来,只在想孙子孙女的时候,联系亲家避开儿媳过去看望。两个人从刚开始的想不通、憋屈,一提起就鼻涕眼泪满腹牢骚,到现在看开了想通了,两个人参加了户外、社区老年大学、车友队自驾,反而是乐得清闲。我也时常劝他们:只要人家小两口关系好就行,孙子孙女嘛,不让带拉倒,不管谁带大的他都是咱老丁家的娃!婶还是心有不甘:那不一样!谁带的跟谁亲,你看蛋蛋跟他爷爷奶奶的亲热劲!雨点叫你叔是“丁爷爷”,像是个外人!
唉,清官难断家务事,偶尔周末一起聚聚,我带蛋蛋过去让他俩玩玩,让过过带孙子的瘾,呵呵!好在蛋蛋不认生、嘴巴又甜,“二姥爷、二姥姥”叫得那叫一个亲热,哄得叔婶开心的,经常是吃饱喝足了走的时候还要给拿上,嘿嘿!我婶才比我大一轮,年轻、身体好、爱干净,干活还利索,真不知道我那弟媳是怎么想的,逮住她娘家妈一个人可劲的使,这资源浪费的,真是不有福不会享啊!
我们过了千河大桥沿渭河一路向东,有一新建成的运动公园,几乎没有人。继续向东,在和尊式样的观景台旁停车,是一即将完工的滨河公园,游人很少,大多是浇水养护绿植的园艺工人,非常清静,特别适合当下不扎堆不聚集的外出游玩——就是这里了!
登高望远,整个河道尽收眼底。风很大,四周没有遮挡,非常适合放风筝。我们来到公园的亲水平台上,微风和煦,水塘里蛙声一片,大家骑行的骑行、放风筝的放风筝,妈和婶在拉家常,爸和叔在说清明扫墓的事,我在平台下、水塘边的坡地上掐白蒿,呵呵,各得其所、各享其乐!
叔是个老顽童,快六十了还玩弹弓,把钓鱼、放风筝都玩成了专业!光风筝线就有一千多米长,把个风筝放的没了影,顺着他的手指方向我眯着眼睛看去,仅能看到芝麻大小的一个小黑点,而且稍一眨眼就又不见了踪影!小朋友拉着线盘,看着头顶的蓝天白云,无限向往:妈妈,要是风筝能把我带到天上去就好了!呵呵!
要去吃饭了,我们光往回收风筝就收了半个小时!收回来一看,大家都乐了:风筝的两翼都拔丝了!看这风得有多大呀!
春天的风让万物复苏,吹得小草发了芽,吹得老树新枝花儿繁盛,小朋友也是迎风就长,最近体重、身高都有了新突破,希望这春风也能吹散阴霾、吹跑病毒,让我们的春日之约能够早日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