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行走 |
浙江的来料加工业非常发达,得益于精湛细腻的手工艺,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我们闲逛溜哒中也有所感受。
街边的张小泉的剪刀铺,可以说是剪刀的盛会,造型精美别致,最小的一把是剪纸专用的,不足两寸,分明就是个小宠物嘛!



汤婆子,同去的80后小伙伴们都不认得,也叫做暖壶,这个材质是黄铜的,过去我家里用的是白铁皮的,在冬天没有集中供暖条件时里面灌上热水用来暖手暖脚暖被窝的。因为是金属材质导热快,但它凉的也快,为了延长发热时间就尽量灌温度较高的热水,但温度太高了烫的厉害又抱不到怀里,就找块被单裹在外面让热量慢慢的传递出来。有一次结没打好被单松了,睡梦中我的脚伸进去挨着暖壶被烫了个泡,至今脚踝处还有伤痕。到后半夜,里面的水凉了暖壶也就冰了,我和姐谁也不要蹬来蹬去将暖壶蹬出被窝掉在了地上,从大肚子中间铁皮相扣的地方摔成了两半,遭到老妈狠狠一顿批评……再后来就有了冰袋、暖水袋、手炉、暖手宝、暖宝宝,如今实现集中供热,我们已不知汤婆子为何物了!

江南朱家铜屋,坐落在河坊街上,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华老字号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朱炳仁及其子朱军岷用65吨铜精心打造而成,免费对外开放。建筑共3000平米,铜屋里除了立面墙外全部用铜装饰,铜光闪烁、古朴华贵,方寸之间都展示着中国传统美学。










这是我的收获:喵星人的铜书签一枚,让我在与自己独处的时间也分享下江南女子的精致,嘿嘿!
胡庆余堂,系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创建,秉承“戒欺”、“真不二价”的经营方针,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百年老字号,过去在小说里读他的传奇人生,今天亲到药馆门口,却因来的太晚已经打烊,只围着建筑绕了一圈,如今临河坊街的是药馆,后面已经做成医院了,纯手工、中医药遇到工业制造的时代需要转型发展与时俱进才能延续百年绩业啊!
没进得了药馆还是很不甘心,最后一天我们是下午的飞机返回,吃过早饭我便带着小伙伴们骑车去了胡雪岩故居。
胡雪岩“家素贫,年弱冠,入钱肆习贾事,以诚谨闻”,整个建筑从大门看并不起眼,藏而不露,但进了院子,亭、台、楼、阁,高低错落,清雅和谐,碑廊、石栏、小桥、水亭,可谓款款用心,步步是景。整个建筑布局紧凑,构思精巧,居室与园林交融,园中假山下建有国内现存最大的人工溶洞,曲折迂回,巧夺天工,洞口狭小但内部宽敞,摆个麻将、饭桌、凉榻绰绰有余,是夏季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这是胡雪岩故居一进门轿厅里的一副楹联,说出了胡雪岩当初为人与经商之道。











江南人的精致已成为一种文化,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就连在街边卖甘蔗的商贩也跟我们这边不一样:早前陕西卖甘蔗是长长的一根过完称就像金箍棒一样的自己扛走,最多给截成像擀面杖一样长短便于携带,啃的时候外皮上紫色的膜总是沾在嘴唇上,不小心硬硬的外皮还会划破嘴唇,每吃一次嘴里总会磨出泡来,啃甘蔗是牙口好的年轻人的专利。05年左右去海南,那里的甘蔗是将外面的硬皮削掉截成一尺来长,干干净净直接咬果肉吃,我受到启发,回来后也学着削皮切成一寸左右的小节,老妈也能吃了。在杭州的街边,商家麻利的将甘蔗削皮上铡刀直接就切成一寸大小,只捏起来就吃,不用呲牙咧嘴的啃。以小见著,这就是南北文化的差异、是服务意识的差异,“一切为客户着想、客户的满意度就是我们的追求”,我们将它喊成了华丽丽的口号,可浙商、徽商们用实际行动将其做成了文化,这也是我在培训中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