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川北甘南行——拉卜楞寺掠过


标签:
川北甘南拉不楞寺 |
分类: 行走 |
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自1709年创建至今,在政府的全力支持、经历了历代寺主嘉木样活佛和广大僧俗教民的不懈努力,已经成为包括显、密二宗的闻思、续部下、续部上、医学、时论及喜金刚6大学院,108属寺和八大教区的综合性大型寺院,在起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包括建筑、学院、法会、佛教艺术、藏经等。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最高佛学学府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1980年对外开放旅游。
计划去拉卜楞寺的那天是我们此行中最窘迫的一天,前一天因为赶行程从郎木寺到夏河连续坐车,早晨醒来打羽毛球时拉伤了腰的旧疾复发,不能前俯不能后仰,活动受限疼痛难忍。笑龙的感冒也严重了,仍然发烧犯迷糊,只好就近找卫生院挂吊瓶,高原上的感冒不是小病,卫生院不大,木排椅上人挨人坐着的基本都是感冒患者,我俩坐在一起,怀里抱着抽纸,他拧完了我拧,鼻子拧得要脱皮了
。
这里没有推拿按摩,所以只好开了两张膏药贴上,因为不能久坐,我就出去溜哒溜哒。
来到县城的繁华十字,村郎笔下的新华书店仍在,60平左右,门口处堆放的全都是当今最流行的励志书籍,淘啊淘,一本小书,不怎么吸引人,留作纪念。
他挂完吊瓶已是中午,既然来了,强打着精神也要去转转的。
拉卜楞寺创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创建人是第一世嘉木样活佛。
嘉木样一世俄昂宗哲(1648-1721),夏河甘加人,13岁剃度出家,21岁赴藏脩学深造,在拉萨四十余年,深通经典,精扬戒律,政教功绩卓著,有“宗喀巴后第一人”之称。他居拉卜楞寺十三年,弘法宣教,为寺院组织建设和讲脩工作倾了全部心血。
拉卜楞寺下设六大学院:闻思学院、续部下学院、续部上学院、时轮学院、医明学院、和喜金刚学院。各学院有经堂一座,显宗闻思居其冠,为全寺之中框,又称“大经堂”。
我们到的时候正是午课时间,门口脱放的靴子是一景
再强装一次笑颜
院内桑烟袅袅,
——就说在达扎寺里我们听到的诵经声绵远悠长有如呼麦,在看《中国人史纲》中才获知,在明清时期,为了解除蒙古贵族的军事侵扰,当朝政府特在蒙区大力推行和扶持藏传佛教的传播。所以,在这里听到呼麦声是正常的,本就是一脉相传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抬头看这廊檐,也描绘的精美细致!高手在民间哪!
这里,不知道是什么堂,从建筑的颜色上看,应该是整个寺院中最古老的阁楼了,是收藏经书的地方吗?
——这里需购票进入,我俩只在树荫下席地而坐,远远地,凝望、感受,却无心进入。
人来人往中,叩首、转经、嗑长头者众,我迷惑着:信仰究竟是个什么东东?
溜哒回广场,那里人群骚动,撵去一看究竟,我们这乡党也太有才了,竟然把车开得挂在了旗杆的拉线上,前后动弹不得,生怕将旗杆给拽倒了。管事的喇嘛齐上手,可谓人多力量大,硬生生将车子抬了起来,解开了羁绊
,真牛!
在广场静坐,看云朵变幻,人来人往,看修行者的背影,步履坚毅而匆忙……
要归去了,回眸,多看一眼,旅行是为了转换个时空、调整下状态,生活仍将继续……
花开花谢终有时,只愿时时记得夏花绚烂……
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