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2012——江西婺源(二)

标签:
江西婺源李坑水乡徽派建筑 |
分类: 行走 |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距婺源县城12公里。之所以将李坑村单独来说一说,是因为它的荷塘、溪流、小桥、青石街和徽派建筑,完全是一个水乡村落。
李坑村四面环山,古建筑保存完好,布局极有特色。村外两条山溪在村中汇合为一条小河,溪河两岸均傍水建有徽派民居,河是建有各具特色的石拱桥和木桥。河水清澈见底,河边用石板铺就洗菜、洗衣的溪埠。山光水色与古民居溶为一体,相得益彰,活生生一幅“小桥流水人家”宁静景象。
村口的大樟树遮蔽成阴,手搭凉棚往村里望去,小桥流水人家,真让人向往!
徽派建筑是李坑村的主要看点,挑高的大厅,精美的木雕,精致的马头墙,统一的装修布局,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标准的徽派宅院,砖雕、石雕、木雕精致传神,现在依旧可以看出先前的鼎盛。
“丁馀堂”。古居的主人叫李瑞材,是清末的一户商人。因为经商,聚集了不少财富,所以房屋建造的富丽堂皇,堂屋内放置着一个用红木打造的立柜,柜门上镶嵌着各种宝石,奢华之气弥漫于古居之内。
小姐闺房门上的木雕,很有名堂,从里面看外面清清楚楚,从外面却看不进去,是个偷看帅哥的好地方
“申明亭”就在小溪边,微风习习,非常凉爽!
“双龙戏珠”指的就是这里了,其实这个古老的石拱桥叫做“通济桥”,修于村内横竖两溪的交汇处。村里人唤此处为双龙戏珠,“双龙”为横竖相交的两条溪水,“珠”为桥拱及其水中的倒影。如今桥上的石板早已古旧不堪,却依然引人入胜,一人作画,一人钓鱼,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走出村头,一条小路穿过村民的菜园子就上了山,高一些,能看到李坑村的全貌,房屋错落有致,别的韵味。
从后山下来,顺道就拐进了一家小店,歇歇脚,再来一杯酸梅汤,消暑又解渴
店面虽不大,但收拾得却很清雅,蓝花的棉布做墙纸,很有创意吧!
就这样坐着,闲看隔壁师傅用电铬铁在木片上烫画,木头烫糊的味道随风飘来,透着清香,丝丝缕缕……我想起了小时候妈妈做饭时烧的柴禾灶,每次引火时需先点燃刨花,因为离脸太近,常常被烟熏了眼睛……啜一口酸梅汤,抬起头看太阳,眼睛酸酸的,我想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