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读《西游记》十:最值得读的一章

(2018-03-28 00:10:59)
标签:

教育

情感

文化

育儿

杂谈

分类: 点染书心
《西游记》第九十八回“功成圆满见真如”,是最值得读的一章。这一章处处皆佛语,时时现禅意,越读越有味道。按《西游记》一百回来计算,九十八回就是压轴之章,吴承恩写此书的真正目的,在这一章里,或隐或显地都表露了出来。其重要性相当于《红楼梦》的第五回,十二金钗的命运轨迹通过十二首诗,透露出来,将书中主要人物的框架定了型。《西游记》的这一回,则是卒章显志,这师徒四人取的到底是什么真经,这一章就是谜底。
佛家讲求万事万物回归根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即一个本字。这一章回里,便出现了四次和本有关的经历,分别是:本原、本路、本身、本心。师徒四人到了灵山脚下,先香汤沐浴,才能登临佛地。沐浴,是为了洗尘涤垢,将一路的劳神辛苦、劳心费力全部洗去,换得轻松自在身,回到最初的赤子之身,这是回归本原。接着,爬灵山,不走捷径,而是走本路。师徒四人得亲自登山,方显诚意。正如西藏的佛教信徒们三跪九拜,匍匐前行,方显朝圣的虔诚。其实,师徒四人每走一步,都是暗喻取经这一路的艰难。若想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只有脚踏实地,满怀敬畏之心,克服艰难险阻,才能达成所愿。过了灵山,要渡活水。唐僧是肉身凡胎,他跌落水中,又重获新生,丢掉肉身,获得本身,这是重回佛界的前提。至此,取经小分队从历险的俗世回归到了太平的仙界,从凡俗之身回到了佛家金身,而见到如来佛祖最重要的是有一颗初心,即明心见性。阿傩、迦叶想以经书收受贿赂,就是故意试探他们,探一探他们取经的真心有多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倘若用贿赂取得真经,便是心不正,心不正则行不端,行不端则经难悟。经过了皈依本原、行道本路、重回本身、修得本心,师徒四人才真正见到了如来佛祖,成佛得道。
修得正果,终归圆满。但是,在佛家看来,圆满就是空,就是无。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一回中两次点到了无,一次是无底船,一次是无字书。无底船,只要心诚,有一颗取经的赤子之心,足下无底,实则心内有底。所以,四人坐这无底船,稳如磐石,安然渡海。而无字书是四人原本就要经受的一难,按佛祖的说法,无字真经,也是好的,只是东土凡人,过于愚钝,恐悟不出,方才换了有字真经。无即是有,有即是无,在佛祖的心中,毫无区别。但是,在凡人的心中,却区分甚明。有和无,就是凡人和佛祖的区别。凡人是看似有,争名夺利,实则无,心被蒙蔽了;佛祖是看似无,无功无名,实则有,心内澄明。而且,先有无字经书,也是为了让世人珍重这有字经书,不可亵渎,不可误传。
《西游记》之所以成为经典,最厉害之处,便是把艰深难解的佛家经典,通过四人取经的故事演化得通俗易懂。悟空收心,唐僧修心,八戒、沙僧赎心,就是在讲佛家的明心见义。任何人想要涅槃重生,都要经历磨难,在劫难中新生,从险难中悟道、参禅、见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