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 姜 芋

(2016-02-12 12:35:29)
标签:

文化

陈悠然风水命理工作室

杂谈

            生 姜 芋


    地处苏北里下河平原,且生于七十年代以前的人,大多记得这种野生块茎状的野生植物。叶片似葵花的缩小板,大多生长于河畔的野地上,往往一块根茎能长出一簇来,然后象虱子般往其他地方传染转移。初生的时候,会被我们这些挖猪草的小孩们,连头铲断,搁蓝子里喂猪。铲断后,根茎里的嫩枝极不甘心,又急先恐后的冒出来,往往经过几个轮回,或许在连续下个几天雨的这个功夫,它便一下子窜高,小孩子们不屑于用它的枝叶喂猪了,因为它太老了,于是,它会安静的呆在河畔,向着阳光,续接一点水分,开始拼命的长它的块茎。


    生姜芋长成熟后,形状疙里疙瘩的,大小也和生姜差不多,所以,流传下来的乡野称呼就是“生姜芋”,生姜芋成熟的季节是在什么时候,我已经记得很模糊了,搜索一下,记得应该是在秋天吧,小时候,家家户户粮食不够吃,小孩们都要出去找点点补,揪点菜叶子啊,摘点菱角啊,菜叶子,菱角通常都是有主儿的,获取的时候,抖抖活活,胆气儿终究不壮,而挖生姜芋,中气就显得颇足了,生姜芋是野生的,注定了它是无主的物事,人人都可以据为己有,人人都可以是它的主人。


    我们一帮小孩子,拎着小铁锹,挎着蓝子,满河畔儿的去找,其实不用找,生姜芋的叶杆儿有米把高,一蔟一蔟的,静静的立在河畔上,我们拥上去,揪着叶杆就拔,河畔的土坚硬,往往块茎没出来,叶杆先被揪断了,惯性使然,我们会跟着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周围就发出一片哄笑声,被笑得脸红了,有点气急,就上去挥动小锹在断叶杆的根部刨土,刨几下,就会看见生姜芋光滑滑的,躺在泥土里,它的块茎在土里长得很浅,不需要我们费太大的力气,块茎由于营养不足,长得不甚大,甚至有一丝营养不良的感觉,但是它总是竭尽所能的长得多,好像是尽到了一颗植物最大的能量,而且长出来的块茎不会沾太多的泥,用手拂一下,泥土就会滑落,饿得急了,小孩子们甚至连洗都不洗,就会咕哧一口咬下去,嘴中的生姜芋带一点很新鲜的泥味,也略带一点甜,脆爽爽的,有一点点那种说不来的葵花叶子的味道,挖了很多生姜芋的小孩子们觉得回家有差可交了,便开始玩耍打仗,打着打着,就会用生姜芋当武器互相开砸,砸过去捡过来的,疯得很开心。


   挖回家的生姜芋是舍不得给猪吃的,可没有人能够将生姜芋的最大效能发挥出来,生姜芋于每个家庭的最大作用只有两个:一是生吃;二是盐炝作下粥的“咸”,父母们下工回家饿了,抓几个生姜芋,去河里洗洗,甩甩水,大咬大嚼填填肚子,大些的孩子们,煮了稀饭,抓几个生姜芋,洗干净,切切细,用拇指大的食盐炝上,装碗,搁在桌子中央,桌子四周是盛好待凉的一碗碗照得见人的稀饭,夜幕拉起,点上煤油灯,一家人,喝稀饭,就生姜芋咸,呼噜声,嚼生姜芋的咯崩脆声,生姜芋每年在它成熟的季节里陪伴了千家万户的饥肠辘辘。


     偶尔再回到老屋的宅基处,去看看小时候走过的河畔,心里总想能有意外的收获,淘挖到一块两块生姜芋,却久已不见踪影,即使是河畔现在也已经被整挖,种豆,或栽菜,生姜芋已经被连母茎都被挖除摈弃了,生姜芋,曾经是我们儿时抵御饥饿的功臣,而如今,却已经行将灭亡。


    而我潜意识里,一直坚信生姜芋肯定有某种意外的功能,比如说:抗癌;比如说:其它。为什么没有植物学家或研究人员对这种野生植物进行研究并开发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