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快乐读书吧”----为阅读教学打开大

(2020-12-22 14:53:23)
标签:

教育

分类: 区级小课题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

“快乐读书吧”----为阅读教学打开大

远东第二小学   赵檀

部编版教材着力凸显读书意识,“快乐读书吧”是当前语文教学在阅读方法指导中的一个重要契机,是统编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带动了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课程化。每个学期设置的“快乐读书吧”栏目就是旗帜鲜明地将“课外阅读”作为单元的一个板块编入教科书。这个栏目是联结课内外阅读的重要桥梁,发挥好教师导学的重要作用,教授学生有效的阅读技巧,关注学生语言实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产生阅读的兴趣,并积极主动的进行课外阅读,通过这种积极的阅读,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拓宽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引导学生将自主阅读延伸到更为广阔的课外,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这就是 “快乐读书吧”教学宗旨吧。而提高"快乐读书吧"在阅读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文“快乐读书吧”教学做铺垫。

编教材六年级小说主题单元就安排了“快乐读书吧”的板块。在本单元“快乐读书吧”教学前,我们依旧先从课文的教学入手,在课堂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勾画批注:第一,赏析语言特色(好词好句修辞方法、描写方法 ;第,文章的情感、主旨,表现手法、行文构思; 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课文中,我们都会接触到许多小说人物,对文章中的人物从各种角度全方位的评价进行批注。深刻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想象来虚构人物会作者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特点,感受作者运用语言、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以及情节描写来刻画人物,与文本对话,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从而体会课文中老支书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桑娜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可怜老兵的悲惨命运,愤恨可恶的战争。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真切地体验文章的情感,感悟文章的内涵,与作者、与文中人物“三心相通”。在指导学生学习快乐读书吧的教学时,我就让孩子们先回顾课文中的几个人物形象,再结合课文学习方法来想一想我们是怎样通过批注的方法感受人物形象,引导学生阅读《童年》这篇小说片段,重点了解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体会人物形象;再从课内的片段延伸到《童年》这整本书的阅读中去,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验成长故事阅读的乐趣。重点是在充分的阅读中,让孩子们掌握读书方法,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人物的悲欢离合和情节的起伏曲折就会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并吸引着他们去主动阅读、共同感受,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广泛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这是对小说单元语文要素的巩固,由课内阅读自然衔接到课外阅读。

二、通过活动,开阔思维深入阅读。

在五年级下册的读四大名著时,正逢全国疫情蔓延的特殊情况,而四大名著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有着深远的影响。研读中国四大名著,是浏览中国古典文学的智能之海,也是阅历中国传统人文、社会、伦理、历史、地理、民俗、心理、处事策略的知识之库,所以我们不能放松这次快乐读书吧教学。于是老师就特别开展“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系列活动激发对名著深入阅读的兴趣。

在读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读书的方式感受名著,组织同学们用批注式阅读、绘制人物关系图、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分析、别出心裁的影视配音等多种形式开展本次活动,来体会并了解人物的特点。孩子们对《红楼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有了深刻的了解,而且也对原著的故事情节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品读《三国演义》时学生们挑选自己喜欢的三国人物,进行详细的阅读,搜集资料,精心准备,制作了内容丰富的手抄报。有的同学还在深刻品读的基础上,走进三国的世界,欣赏精彩绝伦的故事,与那些精彩人物相逢,一起构建如果三国也有朋友圈”。在读《西游记》,老师的引导方向主要放在了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运用上,首先老师们为同学们详细地介绍了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学生们根据自己节选的章节练习了批注式阅读,并将心得体会写成了读后感。随后同学们将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做成了图文小报,并以视频讲故事的方式相互分享。研读《水浒传》时,同学们对其中人物也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于是他们开展了“辩证思维读水浒”活动。用思维图示把自己对书中人物的理解展示在我们眼前,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物形象分析:武松性格上优点是……缺点是……;林冲性格是谨小慎微,这样性格好在哪儿,不好在哪儿。各项后面都有反分支事例的举例证明,真正做到了辩证思维读水浒,学生也理解得比较扎实了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这次读古典名著系列不仅激发了孩子们读名著的兴趣,在读中提升了孩子们的文学素养,更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是语文素养与阅读兴趣的同时提升,一场思维与阅读的完美碰撞,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完美结合。

三、阅读成果显性化,提高阅读能力。

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激发阅读兴趣和培养阅读习惯,让学生逐渐形成语文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可利用阅读学习单、思维图示、阅读报等方式,根据学生阅读的图书,设计一些阅读话题,搭建一些简单好玩又有创意的思维支架,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这样,既能有效掌握学生在学完快乐读书吧后读书的真实状态,又能为学生深入阅读提供帮助。

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教学中,老师明确阅读目标、内容和归纳整理方法,给同学们提供了大量的阅读指导,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同学们读过整本《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将课内的学和课外的读结合起来,以显性化的表格或图示显现,如:引导学生有效提取有价值信息,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而制作的“人物环形图”人物特点分析表格”;在阅读过程中,设计思维导图来让学生将目光集中在文本的主要内容上让学生完成的“故事情节发展流程图”让学生把同类小说整合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将故事内容板块化,培养学生梳理信息及对故事的分析判断能力制作成的“内容梳理学习单”。四显性化表达方式,来展示课外阅读成果一方面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也让“快乐读书吧”具有了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

四、延伸课堂内外,走向阅读世界

吴忠豪教授说:"读书习惯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核心"。“快乐读书吧”板块设置的目的并不是仅仅让学生阅读几本书,而要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同时,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一部作品阅读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阅读过程的开始。

在阅读内容上,在学生阅读完“快乐读书吧”推荐的图书后,我们可以拓展阅读同一作者其他的作品或同一主题的其他的书。比如,六年级上册读完书中提供的小说后,教师可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童年成长故事的小说,然后认识名著的作者,并鼓励他们阅读其他童年成长故事,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同时,引出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些小说里的主人公有什么样的不同?”这样,通过拓展对比,将阅读、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

在阅读形式和活动组织上,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适当的阅读活动,丰富他们的形象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由此激发阅读兴趣,形成阅读能力,进而养成阅读习惯。一是视频再现故事。比如,读完《三国演义》这本书之后,让学生观看视频,结合电视画面丰富自己的想象,将文本信息重组,调动已有的阅读体验,加深阅读理解,获得阅读的乐趣。二是演绎书中的故事。学生阅读完《西游记》之后,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复现、改编故事内容,将自己的阅读体验转化为形象表演,在演绎中理解故事情节,深刻感受人物,享受阅读的乐趣,从而爱上阅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机会,“快乐读书吧”为学生开启阅读的大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指导学生阅读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潜心引导读学生读书,教会阅读策略,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通过科学有效的引导,为学生打开阅读的大门,从而使他们走向自主阅读、终身阅读的道路,“快乐读书吧”具有长远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