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组杨晓霞老师说课

(2023-02-23 10:17:00)
标签:

数学组教研活动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昆阳六小       

项目名称

集体备课

项目负责人

白海燕

活动时间

2022.11.24

活动地点

录播室

活动主题

一人一课

 

杨晓霞

参加对象

数学组老师

申请学时

2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主备人阐述:

9的乘法口诀说课

一、教材分析、确定教学目标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课本二年级上册第单元的内容,它是在二年级学生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编制乘法口诀,经历自主探究、自我展示的过程。通过编制9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乘法口诀的终结部分,学好这部分内容,将会对后续学习表内除法、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等内容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教材所处的位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我确立了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有三点:

1、通过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里面既包含过程性目标又包含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是我在本课教学中拟定的重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大课堂练习密度,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

二、学情分析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了28的乘法口诀对编制口诀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已有一定经验。然而,由于9的乘法口诀句数多、积的数目较大、容易混淆,学生对记忆口诀有一定的难度。另外,二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心强、求知欲高、好动、爱说。在教学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合作探究、数形结合等教学法。通过直观演示学生看图形数个数,数形结合的方法,编制出9的乘法口诀。学生在编制口诀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以生为本,设计流程

本课的教学流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以旧引新

《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所以我采取了以旧引新自然引入的方式,通过复习28的乘法口诀为学习9的乘法口诀做铺垫。让学生感悟到知识间是相互联系的。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丰富认识。

这一环节分为三个层次进行,一是搜集信息,二是处理信息,三是独立编写口诀。

课件出现一副九路围棋的情境图,让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搜集并提出:“这副图中的棋子每列(行)有9;两列(行)有18颗……一共有多少颗棋子?”

这一环节开门见山,但又明确了学习目标,直入课题,从而体会到数学的无处不在。

第二个层次是处理信息。根据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在处理信息时从两方面处理,一方面是展现“袋鼠跳格图”,在数轴上填写连加的结果,边看图边推想,这样的形式呈现,提高了抽象程度,渗透点与数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学生汇报时,说出19929相加是1839相加是27...99相加是81。处理信息的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独立写出9的乘法算式,根据连加的结果写出得数。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感知连加结果的特点。

这时有了编制2-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编制9的乘法口诀就水到渠成了,依据学生学习情况。放手让学生自主编制口诀,将过程填在书上,亲身经历口诀的产生过程,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学生明白9的乘法口诀是为了解决9的连加的实际问题而产生的,再通过袋鼠的平均跳格,使学生清晰明白9的乘法口诀中每一个积的来源,明白相邻两个积之间是一种相差9的关系,为学生正确总结出9的乘法口诀,正确算出口诀中的每一个积定了扎实的基础。

总结出乘法口诀后,引导学生说出一句口诀可以写两个乘法算式。学生完成第80页右边算式的填空。从上面三个层次设计基本达到了图、式、口诀三维一体,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学习活动贯穿始终。

3、观察比较,巧妙记忆

这部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仅起到点播启发的作用。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并用类似"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好方法要告诉同学们?”等语言,让学生感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在学生运用自己发现的特点去记忆口诀时,再教给他们记忆的方法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疲惫,而会主动积极的去记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有学生提出“用双手表示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就因势利导,帮助记忆。

、分层练习,在玩中学习。

年级的学生只有在新的生动的刺激下,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而且长时间的集中学习会让他们感到疲劳,这时,可将设计的练习容干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这样,让学生轻松学习,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里的练习主要分针对性练习、基本练习及拓宽性综合练习三类。既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要,又适应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五、板书设计

板书要一目了然,才能反映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便于学生观察、比较、理解记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课主要体现学生得出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设计如下:

9的乘法口诀

 

9x1=9      一九得九       1x9=9

9x2=18     二九十八       2x9=18

9x3=27    三九二十七      3x9=27

9x4=36    四九三十六      4x9=36

9x5=45    五九四十五      5x9=45

9x6=54    六九五十四      6x9=54

9x7=63    七九六十三      7x9=63

9x8=72    八九七十二      8x9=72

9x9=81    九九八十一

 

 

 

 

 

 

 

 

 

 

 

 

 

 

 

 

 

                                                                                                              

活动反思

与建议

本节课我围绕自主学习的教学思想,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课堂中的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过程始终洋溢着师生双边活动的热烈气氛,既不是学生围绕教师转,也不是学生配合教师,而是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活动,使他们的思维潜能和创造精神得到充分释放,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地张扬。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决策者,实施者的地位,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思维护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

 

过程确认

教务处负责人签字:

 数学组杨晓霞老师说课


数学组杨晓霞老师说课

数学组杨晓霞老师说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