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技能组伍素琴老师评课《测量降水量》

标签:
综合组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校教研活动 |
项目负责人 |
|
|
活动时间 |
|
活动地点 |
|
|
活动主题 |
|
主讲人 |
|
|
参加对象 |
本校教师 |
申请学时 |
2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谢老师这堂课《测量降水量》是一堂精彩的科学课,特别是作为新老师能上出这样有水平的课,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上得很成功,值得大家学习。 首先,《测量降水量》课堂贯穿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改理念为使者以理念落到实处,谢老师在课始创设了问题的情景,那是发生在身边的“利奇马”的相关视频提供了简约的结构性材料,输出信息是市相关部门检测,降水量503毫米,针对降水量的关键问题,引领学生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索,感悟科学的乐趣和意义。 其次,无论是指导思想,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科学的本质。让学生面对现象进行交流、整理、验证等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活动,而且对教材进行重组,力求学生经历探究学习全过程。如:对实验的组别分别采用永嘉、平阳、瑞安、瓯海、……等县区的名称来命名,这些是学生自己身边的又最熟悉的,无疑让学生倍加亲切与兴趣,然后,在实验中得出的数据即对降水量,对数据做了对比,最后对它降水量等级做出判断,根据等级做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判断显得顺理成章而自然得法,起到了水到渠成功效。这是与谢老师做了课前的充分准备,创造了良好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分不开的。 最后,本课教学重难点突出,重视实验操作,培养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模拟降雨的情境中真实学习,这节课本身有难度,二谢老师在课堂中使用精心设计的模拟降水器,解决了实验上的难度,操作方便,而且实验结果明显,为达到教学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为这堂课增添了一大亮点,取得良好学习效果。下面提出自己个人的意见建议与大家探讨: 1.降雨与降水应作区别.常见降水是如:冰雹下雪雾凇等知识性介绍。 2.贴刻度尺时要作评判与评价,以及对降水量等级做出判断,并注明这样更有利于三年级学生学习。 3.作业环节上做适当的交流与评价。 4.最后环节作知识的拓展,可以由课内到课外知识延伸。 5.对三年级学生回答与学习的成果应该采取更多鼓励性评价。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
|||
过程确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