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技能组开课陈晓晓老师《动物身上的斑点》

标签:
综合组 |
分类: 教师公开课教案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叶恬恬 |
|
活动时间 |
2018.11.27 |
活动地点 |
2年2班教室 |
|
活动主题 |
|
主 备 人 |
陈晓晓 |
|
参加对象 |
技能组全体教师 |
申请学时 |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主备人阐述:(教学设计)第一次教案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动物园看一看,请你注意观察动物园里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什么样的。好一起出发吧。(播放视频) 2、你都看到了哪些动物?(生回答)有许许多多的动物和我们一起和谐地生活在地球上,你知道吗?其实在这些动物身上有着许多的的小秘密。 3、你看,这是谁?和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少了什么?(少了身上的斑点)那我们来帮长颈鹿找回身上的斑点好吗?(教师将纸撕出斑点,将图形贴在长颈鹿身上) 4、有了斑点的长颈鹿看起来怎么样?(更美了)有没有其他动物和长颈鹿一样身上有斑点?(生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动物身上的斑点》,探究斑点的秘密。(揭题、板贴课题) 二、探究学习 (一)了解斑点的形状 1、我们刚才说很多动物身上都有斑点,老师也请了几位动物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看看小朋友们能不能猜出它们是谁呢? 2、你看,这是怎么样的斑点?(圆形的)你知道谁的身上有这种圆圆的斑点吗?(生回答)再看,原来有七个圆圆的斑点(生知道了是七星瓢虫) 3、这又是什么形状的呢?(六边形)你能猜出它的主人谁吗?六边形五边形组合,展示(乌龟) 4、哪种动物身上是这样的斑点?(斑马)这一条一条的是斑点吗?(短的粗的线条也是斑点)有没有其他动物身上也是这种条形斑点的呢?(老虎) 5、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原来这几只动物身上的斑点的(形状)是——(不一样的)(板贴:形状)比如刚才说的斑点狗,它身上的斑点有圆形的?还有其他的吗?(椭圆)乌龟身上是——(多边形的斑点) 6、孔雀呢?(出示,水滴形)蝴蝶呢?(三角形) 小结:(板贴)原来动物身上斑点的形状很多样。 (二)了解斑点的大小 1、小朋友们,又有三只小动物想来和大家打招呼了,可是它们现在遇到了有点困难,你看,它们怎么了呢?(生:找不到自己身上的点了)你能帮它们吗?(请生摆一摆) 2、为什么选这种?引导发现斑点的大小不同。(板贴:大小) 3、不同动物身上的斑点大小是不同的,那你看下,奶牛自己身上的斑点是不是大小也不同?对,有些动物身上本身就有大小不一的点(有的连在一起,比较密,有的分开比较疏),而有些动物身上的斑点大小比较均匀,比如猎豹、梅花鹿。 (三)斑点的色彩 1、奶牛、猎豹和梅花鹿身上的斑点,除了大小不同,有没有发现其它不同的地方?(颜色)什么颜色?(黑白,棕黄,白点,板贴奶牛和猎豹的)动物身上的斑点为什么会不同的颜色呢? 2、找一找,猎豹在哪里?为什么一下子找不到?(斑点让它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隐藏起来了) 3、蝴蝶呢?这么快就找到了?蝴蝶身上有没有斑点?怎样的斑点?(蝴蝶的斑点色彩鲜艳,很鲜艳,所以很容易就找到了) 小结:是的,动物身上的斑点色彩很丰富(板贴),有的斑点的是为了伪装,让不让猎物发现,有的是用鲜艳的色彩警告掠食者不要靠近,也是为了保护自己。 (四)斑点的排列 1、你看,老师这里有一张黑色圆点的图片,我用这个圆点画了两幅画(出示)你觉得哪张更有变化的美感?为什么?(大小,疏密,距离等) 2、那动物身上的斑点是不是也有这种变化呢?我们来找找看吧。(出示奶牛)原来有变化的组合让奶牛的斑点看起来更有趣(板贴:组合) 三、欣赏作品 (一)大师作品 1、有一位大画家,名字叫吴冠中,他也画了一幅动物的作品,出示《母子豹》 你能不能我们刚才所学的动物斑点的形状、大小、色彩组合的知识,说说这幅画美在哪里? 2、画家用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斑点,画在猎豹身上,有的叠加,有的分开,既丰富又有变化。 (二)生活中的斑点物品(火眼金睛) (三)同龄人作品 1、小朋友们也有自己喜欢的斑点,你看,他们把斑点装饰在哪里呢?(出示) 2、这是哪种斑点?有什么不同? 四、教师范画 1、老师也想来画一画了,你看,我画在袋子上? 2、教师范画两种方式(一种先画黑色再填色,一种先彩色再黑色) 五、学生创作 1、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看看你拿到的是什么,你想画哪种斑点? 2、出示作业要求: 用马克笔给你手中的物品画上漂亮的斑点,试着画出不同大小、形状和颜色组合的斑点。 看谁画得又好又快,音乐停止播放就要停笔。 七、展示点评: 1、你画的是怎样的斑点? 2、你觉得哪件作品画得最漂亮,为什么? 可以从点的形状、大小、色彩组合等变化来说一说。 八、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了解了动物斑点的秘密,并将学习到的斑点的知识运用到了生活中。有一位著名的日本设计师,名叫草芥弥生,也也和我们一样,把很多的点装饰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你看,这就是她的作品(出示绘画,雨伞,室内,雕塑)她画的都是怎么样的点?所以她也被大家成为圆点女王。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去用心观察,发现身边的美,为生活创造更美。
其他教师意见:
第二次修改后形成教案: 一、激趣导入,初探斑点的形状特点
1、小朋友们,今天的美术课老师请来了一位神秘嘉宾,你想知道他是谁吗?(PPT出示孙悟空)孙悟空和我们班小朋友一样,特别爱交朋友。有一天,他来到了一片森林里,他很想认识森林里的动物们,可是,动物们都很害羞躲了起来,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和孙悟空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吗? 2、有三只动物躲在了树后面,它们是谁呢?(出示斑马、奶牛、斑点狗的局部)学生回答。猜得对不对?教师再整体出示。这三只动物身上都有什么?(斑点)都有斑点,又只露出一部分,你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呢?(引导学生是从它们身上的斑点)斑点一样吗?哪里不同?(引导发现形状不同) 3、斑马身上是(教师画出来)继续画奶牛和斑点狗的。原来它们身上斑点的(形状)是不同的(板贴:形状) 4、那你还知道一些其他形状的斑点吗?(PPT出示长颈鹿、猎豹、蝴蝶、孔雀)原来动物身上的斑点的形状各种各样的都有,非常多样。(板贴不同形状)而且绝大部分是不太规则的。 5、这些动物身上的斑点可以让它们看起来更有特点,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动物身上的斑点》(揭题板贴课题) 二、挖掘斑点的大小、色彩及组合特点 1、发现感受斑点大小的不同 (1)小朋友们,动物身上的斑点除了形状不同,是不是还藏着其他的秘密。孙悟空有火眼金睛,老师相信我们小朋友的眼睛也特别厉害,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奶牛身上的斑点,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斑点的大小不同)奶牛自己身上的斑点的大小有不同,那它和其他动物比起来呢? (2)动物身上的斑点都有大小不同的变化。 2、了解斑点的色彩 1、斑点就像动物的一件衣服,找一找,猎豹在哪里?为什么一下子找不到?(斑点让它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隐藏起来了) 2、蝴蝶呢?这么快就找到了?蝴蝶身上有没有斑点?怎样的斑点?(蝴蝶的斑点色彩鲜艳,很鲜艳,所以很容易就找到了) 小结:是的,动物身上的斑点色彩不一样(板贴),有的斑点的是为了伪装,让不让猎物发现,有的是用鲜艳的色彩警告掠食者不要靠近,也是为了保护自己。 (四)斑点的排列 1、你看,老师这里有两张张黑色圆点的图片,它们有什么不同吗?你觉得哪张更有变化的美感?为什么?(大小,疏密,距离等) 2、那动物身上的斑点是不是也有这种变化呢?我们来找找看吧。(出示奶牛)原来有变化的组合让奶牛的斑点看起来更有趣(板贴:组合) 三、欣赏作品 (一)大师作品 1、小朋友们也有一双孙悟空一样的火眼金睛。有一位大画家,名字叫吴冠中,他也画了一幅动物的作品,出示《母子豹》 你能不能我们刚才所学的动物斑点的形状、大小、色彩组合的知识,说说这幅画美在哪里? 2、画家用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斑点,画在猎豹身上,有的叠加,有的分开,既丰富又有变化。 (二)生活中的斑点物品(火眼金睛) 画家用艺术的形式表现了斑点的美,那老师身上有没有斑点?(发现不同的形式,用到生活中。围巾)引导学生可以把斑点装饰到生活物品中(再出示包,杯子) 四、教师范画 1、老师也想来把斑点设计到物品上,你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袋子) 2、教师示范 (三)同龄人作品 1、再看看这些作品,设计的是什么斑点,美在哪里? 2、用什么材料做的? 五、学生创作 1、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看看你拿到的是什么,用什么材料?你想设计哪种斑点? 2、出示作业要求: 用小组内的材料给你手中的物品设计漂亮的斑点,试着画出不同大小、形状和颜色组合的点。 看谁做得又好又快,音乐停止播放就要停笔。 七、展示点评: 1、你设计的是怎样的斑点? 2、你觉得哪件作品画得最漂亮,为什么? 可以从点的形状、大小、色彩组合等变化来说一说。 八、拓展延伸 孙悟空认识了这么多的动物朋友,大家要在森林里一起来开联欢会。正当大家欢声笑语开心畅谈的时候,动物们发现,孙悟空身上原来也有动物的斑点(发现虎皮裙)可是他的虎皮裙是真正的虎皮做的,你觉得有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发现我们可以利用斑点装饰,但不能伤害动物)我们可以用动物的斑点来装点生活,但是不能直接用它们的皮毛来。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动物,它们是我们的朋友。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本课是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17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旨在通过让学生观察自然界中各种动物身上的斑点,体会动物身上斑点的美感,了解各种斑点的形状、大小、颜色以及斑点的组合,学习绘画的基本元素——点。使学生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斑点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的运用并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一是通过学生对各类动物斑点的观察,了解斑点的形状、大小、色彩等特点,充分调动学生视觉感官,获得对点的认识和感受;二是在教学中贯彻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指导思想,通过观察、比较和了解点的形状、大小、颜色变化,感受点在组合中疏密、大小色彩的变化规律,同时通过图片欣赏和学生创作,让学生运用点的变化规律开展有趣的创作活动。三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斑点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的运用,激发运用美术的视觉语言来美化生活的兴趣,了解能从身边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
在第一次的教学设计中,我是以学生比较喜欢的动物视频的形式导入本课,再引出本课的课题,目的就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因为素材有限等原因,视频中的动物大部分是没有斑点的,而且动物的出现也是整体展示,没有很好地和本课主题从斑点的角度去展开探究很契合,所以在第二次的教学设计中,导入环节就做了调整,通过教师制作的教具,让学生先从一部分的斑点猜,并从三种不同斑点的动物身上发现斑点的形状是不同的,在教学中,学生对这块的理解还是比较到位的。
总体来说,本课的教学设计还是比较贴近本校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也能过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多地进行图像解读,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较好解决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当然教学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教师的语言缺少童趣,缺少激情,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略显不足,这个也是自身个性原因的影像吧,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去克服不足,发扬优点,不断进步。 |
|||
过程确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