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以生为本,学为中心”之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5
标签:
教育 |
分类: 平阳县中小学校本培训计划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
项目名称 |
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温飘飘 |
|
|
活动时间 |
2016.4.1 |
活动地点 |
四年2班教室 |
|
|
活动主题 |
寓言两则《纪昌学射》 |
主 备 人 |
叶恬恬 |
|
|
参加对象 |
全校教师 |
申请学时 |
|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主备人阐述:(教学设计)第一次教案 第29课《寓言二则》(第一课时)
l 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要有耐心和毅力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l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 2.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l 一、导入新课 1.读成语,回忆寓言故事。(ppt2)
守株待兔
自相矛盾 2.齐读成语,边读边思考,这些成语都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3.它们都是寓言故事。(板书:寓言)我们已经学过了不少的寓言,谁能告诉大家,寓言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引出《寓言两则》《纪昌射箭》。 【设计意图】回忆旧知,导入新知,同时了解了寓言故事的特点。 二、学习新课 1.检测词语。(ppt3)
妻子 2.“成了射箭能手”。怎样的人才能算射箭能手?咱们班也有很多“能手”。给大家介绍介绍,可以说同学,更可以自信地介绍自己。看来“能手”是在某方面比较出众的人。
3.课文中的射箭能手是——(生:飞卫)对,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告诉了我们。这位“能手”级的师傅,是怎么教纪昌的?请同学们迅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他的步骤怎样。(相机板书:练眼力
4.文中哪些段落写练眼力?(2-3段)默读思考,飞卫师傅都向纪昌提出了哪些要求?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吗?用“ (1)练习读一读飞卫的话,试着概括一下,飞卫提出的两个要求到底是什么?相机板书:小物看大。 这就是飞卫师傅提出的两大要求,你认为这要求怎么样? (2)现在老师采访一下“纪昌”,听了师傅的话,你当时怎么表态的? 6.光说还不行,还要说到——做到。下面我们就去看看纪昌练“盯牢不眨”是怎么练的,找到相关的语句,用波浪线勾画出来。学生交流,出示句子。(ppt5) (1)自己读一读这个句子,哪些词让你有所思考和体会? (躺——多少姿势?机械、难熬;睁大、注视——把手举眼前晃动,睁大、注视感受?渲染:躺多久?睁大、注视多久?两年。)
相机板书:注视 小结:不但躺着,还要睁大眼睛注视,同时还得忍受织布机噪音、粉尘。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直到两年。我想问问,纪昌,练得这么辛苦,你为什么还要坚持练下去呢? 7.出示句子,生齐读。 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真是夸张。不过,老师觉得是夸张,更是夸赞!我们一起夸夸纪昌。 8.刚才我们抓关键词,想象体验,朗读感受。下面的内容(指板书:小物看大)我们还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出示句子——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1)自己读一读,哪些字词让你有所思、有所感呢? (2)想象一下,纪昌又会在哪些时候,哪些情况下练习呢? (3)齐读句子。你想怎么夸夸他?你想怎样为他鼓鼓劲?还想对他说点什么吗? 9.纪昌练到针刺眼不眨的本事,练了两年,那你们猜一猜,他练到把眼里的小虱子看得跟车轮一样大,用了多长时间?(生猜)想知道确切答案吗?咱们看看原文就知道了。 《纪昌学射》是由古文《列子•汤问》里的一篇改编而来的,原文是这样写的(出示ppt,师带读——齐读——懂了什么)。(ppt7) 现在知道他用了多久了吧?(板书:三年)两年又三年,光是练眼力,都花了整整五年,一千八百多个日日夜夜呀! 10.我想知道,为什么练眼力花那么多功夫?对了,是基本功啊!这正是飞卫对纪昌说的——(出示句子,生齐读)。(ppt8) 其实不光是练射箭,无论我们学习什么技能,扎实的基本功都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们,结合你们平时学习其他技能的经验,想一想,把这个句子补充完整。(出示句子)(ppt9)
要想学会 11.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生齐读)如果说练好眼力都那么不易,那么,练开弓放箭又会有怎样的辛勤?想象一下。(生交流) 是啊,练开弓放箭也同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经历了无数的艰辛。最后,纪昌终于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出示句子。板书:射箭能手) 12.梳理板书。现在我们对纪昌学射的故事了解清楚了。整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可以借助黑板上的板书,谁来说一说? 13.课文学到这里,你还想说点什么?可以使自己的话,也可以是名言警句。补充名言警句。(ppt10) 万丈高楼平地起。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读了这则寓言故事,我懂得了 三、结束新课 同学们,学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将你悟到的内容写在课题边。(ppt11) 是啊,“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打好基础,持之以恒,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中间也会出现更多各种各样的“能手”。
其他教师意见:
第二次修改后形成教案:
l 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要有耐心和毅力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l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 2.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l 一、导入新课 1.读成语,回忆寓言故事。(ppt2-6)
守株待兔 2.齐读成语,边读边思考,这些成语都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3.它们都是寓言故事。(板书:寓言)我们已经学过了不少的寓言,谁能告诉大家,寓言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 生:。。。(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寓”有“寄托”的意思。) 引出《寓言两则》《纪昌射箭》。 【设计意图】回忆旧知,导入新知,同时了解了寓言故事的特点。 二、学习新课 1.检测词语。(ppt9-11) 学习“纪”多音字
妻子 2.师:通过预习,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故事,那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前又发生了什么吗?(ppt12)
3.课文中的射箭能手是——(生:飞卫)对,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告诉了我们。这位“能手”级的师傅,是怎么教纪昌的?请同学们迅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他的步骤怎样。(练眼力 4.文中哪些段落写练眼力?(2-3段)默读思考,飞卫师傅向纪昌提出了哪些要求,分几步?请划出句子。P13 (1)练习读一读飞卫的话,试着概括一下,飞卫提出的两个要求到底是什么?下功夫练眼力,小物看大。P14 (2)齐读原文P15 这就是飞卫师傅提出的两大要求,你认为这要求怎么样? 生:严格P16
5.听完飞卫的两步建议后,纪昌有什么行动?是怎样练习的? 纪昌回家后,就开始练习起来。体会他的决心。 (1)自己读一读这个句子P19,哪些词让你有所思考和体会? (躺——多少姿势?机械、难熬;睁大、注视——把手举眼前晃动,睁大、注视感受?渲染:躺多久?睁大、注视多久?两年。) 小结:不但躺着,还要睁大眼睛注视,同时还得忍受织布机噪音、粉尘。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直到两年。我想问问,纪昌,练得这么辛苦,你为什么还要坚持练下去呢? 师:你觉得纪昌又是个怎么样的人?(有耐心,有毅力)
6.可是,纪昌去找飞卫,飞卫又是怎么说的?纪昌听了以后,回家又如何了? (1)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 师:这句话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虚心认真受教P21
(2)P22齐读句子。这段话你们又能感受到什么? 7.纪昌练到针刺眼不眨的本事,练了两年,那你们猜一猜,他练到把眼里的小虱子看得跟车轮一样大,用了多长时间?(生猜)想知道确切答案吗?咱们看看原文就知道了。 《纪昌学射》是由古文《列子•汤问》里的一篇改编而来的,原文是这样写的(出示ppt,师带读——齐读——懂了什么)。(ppt23) 现在知道他用了多久了吧?(板书:三年)两年又三年,光是练眼力,都花了整整五年,一千八百多个日日夜夜呀! 8.我想知道,为什么练眼力花那么多功夫?对了,是基本功啊!练习基本功的过程你们可以如何形容? 生:勤奋,认真,刻苦P24 其实不光是练射箭,无论我们学习什么技能,扎实的基本功都是非常重要的。 9.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生齐读)如果说练好眼力都那么不易,那么,练开弓放箭又会有怎样的辛勤?想象一下。(生交流) 是啊,练开弓放箭也同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经历了无数的艰辛。最后,纪昌终于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P25) 10.课文学到这里,你还想说点什么?(P26,27)
读了这则寓言故事,我懂得了 学任何一项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如本文中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 这篇寓言,运用了夸张和借事说理的手法。阐明了无论要学一种技艺,没有什么捷径可走。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扎扎实实、锲而不舍地进行基本功的训练的道理。 凡事贵在持之以恒 三、拓展 师:寻找生活中的“纪昌”与“飞卫”,你们日常生活中接触过这样的人吗? 四、结束新课 同学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打好基础,持之以恒,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中间也会出现更多各种各样的“能手”。
|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为了引导学生感悟纪昌勤学苦练的品质,我带领学生多次品读纪昌练眼力的语句。一读,让学生将自己对纪昌的评价写在相应的句子旁边;二读,在字里行间寻找哪些字词让你有了这般感受;三读,读出自己的感悟体会。在读读议议、品词品句中,学生较好地感悟到纪昌的品质。
|
|||
|
过程确认 |
温飘飘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