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汝老师的评课稿《平方千米与公顷》

(2015-12-28 14:02:31)
标签:

教育

分类: 校公开课评课稿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昆阳六小       

项目名称

集体课展示

项目负责人

    邵爱苗  

活动时间

     2015年10月8日

活动地点

    四(1)教室

活动主题

    《公顷与平方千米》

主讲人

    邵爱苗

参加对象

   全体数学老师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认识公顷是一个大面积的概念教学,是概念教学的“扩展”。公顷是一个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是学生已经认识的平方米这一面积单位的扩展。让学生感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在头脑中建立1公顷的表象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材首先通过介绍南京明孝陵、北京中华世纪坛、台湾日月潭的面积和我国2004年的森林面积引出公顷这一土地面积单位。虽然教材上这些精选的素材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能引领学生主动地关注自然和社会。但是由于这些素材大部分学生都很陌生,不能较好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土地面积单位的需要。因此,邵老师对教材进行了重组。新课导入时邵老师先让学生估一估报告厅的面积引出以前学过的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告诉学生我们塔前小学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1300平方米。你能说出一个比塔前小学更大的地方吗?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欣赏一组美丽的常熟风光,从而引出公顷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引入新课的学习。这样引入一方面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学生比较熟悉的风景区面积,有助于学生借助对这些风景区的直观印象,体会公顷是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从而引起进一步研究公顷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材例题中呈现的南京明孝陵、北京中华世纪坛、台湾日月潭的面积和我国2004年的森林面积,邵老师把它作为新课结束后的拓展延伸(欣赏这些图片):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生活,去感受公顷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吧。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公顷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为了让学生较好的建构对公顷的认识,课堂上沈老师注重让学生经历过程,形成体验,加深认识。认识公顷是一节概念课,它更多的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同时又带有探索的味道。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整合。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成功突破这一难点,课前邵老师请学生到生活中到校园里找一找100米,亲身感受100米有多长。正因为学生对100米的长度有了感性的体会,所以当教师揭示1公顷的概念: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时,学生能够较好的感受、想像、体会1公顷的面积有多大。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课前,请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 课上,请学生讨论估算出这个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再请学生思考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学生通过简单的推理,体会到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接着顺水推舟利用学生熟悉的场地塑胶操场的面积、报告厅的面积、教室的面积、足球场的面积推算1公顷的实际大小,加深了学生对1公顷的认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建立1公顷的正确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我想: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它更是一种探究,一种体验,一种激励与唤醒。 

 

活动反思

与建议

邵教师本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通过情境导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应用四个环节,让学生在和谐、民主、宽松的氛围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知识能力、心理品质等方面都能得到和谐的发展。

过程确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