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组教研活动记录表(评课)
(2013-12-05 12:28:55)分类: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集体课展示 |
项目负责人 |
朱爱珠 |
|
活动时间 |
2013/11/26 |
活动地点 |
会议室 |
|
活动主题 |
评 |
主讲人 |
杨晓霞 |
|
参加对象 |
全体数学老师 |
申请学时 |
主讲2学时 其余1学时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三角形的面积》是一节传统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长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三角形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根据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教学应该由原来教师单纯的教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教学中陈老师注重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操作中掌握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在交流展示环节,特别是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环节,教师放手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的方式,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这一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全员参与度和学习方式的自主度,小组成员利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操作, 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操作、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的过程中,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这一环节以“动”促“思”,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迸发出创造新思维的火花,同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生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和长方形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是怎样拼成的,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总结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后,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转化为平行四边形,还可让学生想一想用一个三角形能否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如果学生没想到,教师用课件展示用割补法等把一个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这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是一种提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开阔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
|||
过程确认 |
教务处:朱爱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