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绘本《你睡不着吗》
(2011-04-11 08:44:51)
标签:
绘本亲子阅读杂谈 |
分类: 亲子阅读 |
我终于睡着啦
“你睡不着吗?小小熊。”
“我怕。”
“怕什么呢,小小熊?”
“我怕黑。”
“怕什么黑?”
“我们四周的黑呀。”
……
读着《你睡不着吗?》这个温馨的小故事,我不禁想到自己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是那小小熊,爸爸妈妈就是那大大熊。每天晚上,妈妈像一位歌唱家,唱着动听的催眠曲,在歌声中我甜甜地睡着了;爸爸像一位按摩师,为我轻轻地揉着脚,在享受中我美美地睡着了。
可是有一天,爸爸妈妈说:“小宝贝,你长大了,要学会自己睡觉了。”我爽快地点点头。到了晚上,我钻进温暖的被窝,爸爸妈妈轻轻吻了我的额头,说了晚安,就关上了灯,关上了门。啊,眼前好黑呀!我怎么也睡不着……
就在这时,爸爸打开了房门:
“你睡不着吗?小宝贝。”
“我怕。”
“怕什么呢,小宝贝?”
“我怕黑。”
“怕什么黑?”
“我们四周的黑呀。”
爸爸从柜子里拿出一盏小夜灯,放在我的床头,说:
“有了这小小的亮光,你就不会害怕了,小宝贝。”
“谢谢你,爸爸。”我在灯光的照耀下,钻进被窝。
我一心想睡,却怎么也睡不着。
就在这时,妈妈打开了房门:
“你睡不着吗?小宝贝。”
“我怕。”
“怕什么呢,小宝贝?”
“我怕黑。”
“怕什么黑?”
“我们四周的黑呀。”
“但是,给你点了一盏灯啦!”妈妈说。
“只有一盏灯陪我,好孤单啊。”
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洋娃娃,放在我的枕边,说:
“有了这小小的洋娃娃,你就不会孤单了,小宝贝。”
“谢谢你,妈妈。”我抱着洋娃娃,钻进被窝。
我一心想睡,却怎么也睡不着,呜呜……呜呜……我哭了起来。
爸爸进来了,妈妈也进来了:
“你还睡不着吗?小宝贝。”
“我怕,我怕黑,非常非常害怕。”
爸爸笑着为我轻轻地揉着脚,妈妈笑着为我轻轻地唱起歌,我笑着闭上了眼睛……终于,我睡着了,温暖地、安全地睡着了。
耐心,解开爱的密码
——与女儿共读绘本《你睡不着吗》
在书店里闲逛,一本《你睡不着吗》吸引了女儿,自从暑假以来由于中午太长时间的午睡,她的生物钟完全混乱,到了晚上就很难入睡。女儿眨巴着大眼睛说:“也许看了这本书,我就可以睡着了。”
与女儿开始翻看这本书,吸引女儿的自然是那只可爱的小小熊,特别是灯王已经高高挂起,小小熊一会儿抓脚,一会儿翻跟斗,一会儿倒立着玩小丑娃娃。女儿忍俊不禁:“哈哈,小小熊这么调皮,难怪睡不着呢。”而我,读着大大熊一次又一次重复的话语,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惭愧:回想起女儿渐渐长大,我对她的要求越来越高,态度也越来越简单粗暴了。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我和女儿身上,我会有这样的耐心吗?还是会烦闷,会训斥,会无奈?女儿翻着书,一脸幸福地说:“爸爸妈妈就是大大熊,我就是小小熊,我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也是这样哄我睡觉的。”听到女儿的话,我顿时脸红了……
如果问家长,你爱孩子吗?家长们会肯定地回答:爱,当然爱,比爱任何东西都爱,甚至可以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可是,当你一声声地催促,孩子却无动于衷时;当你一遍遍地讲明道理,孩子却充耳不闻时;当你一次次地示范,孩子手上的作品依然乱七八糟时,你还会心平气和地说“我爱孩子”吗?或是把“讨厌”、“烦不烦”、“你怎么这么笨”“看你将来怎么办”来代替了“爱”字呢?其实家长爱孩子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可能很多家长缺少的是解开爱的密码——耐心。
耐心是什么?耐心就是心平气和地面对。
夜已经深了,小小熊应该睡着了,可是他偏偏睡不着。而大大熊正在翻看《熊熊书》,他放下书,在他刚要看到精彩部分的时候,踱到小小熊床边;他放下书,在他只差四页就要看到精彩部分的时候,踱到小小熊床边;他放下书,在他只差三页了的时候,踱到小小熊床边;他放下熊熊书,在他只差两页的时候,踱到小小熊床边。后来他干脆放下心爱的书,抱着更心爱的小小熊出去散步,直到小小熊睡着,才坐下来,一只手搂着小小熊,一只手拿着书,依偎在火炉旁边的“熊熊椅”里,然后读他的《熊熊书》,直到结尾!这种心平气和,这种温和的态度,其实每个家长都有,特别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想想看,当孩子东倒西歪地勉强会坐起来了,那时的你一定会说:“宝宝好棒,宝宝加油!”当宝宝跌跌撞撞地向前迈出一步时,你一定会抱起他亲了又亲;当宝宝喊出吐字极不清晰的“妈妈”两字时,你甚至会激动得热泪盈眶。那时的孩子也是在学习,学习最基本的坐、走、说话。尽管他学得很慢很慢,做得很糟很糟,但我相信,你一定付出很多耐心,你更会为他点滴进步感到骄傲。而后来呢,孩子渐渐长大啦,他依然在学习,可是当他学得很慢很慢,做得很糟很糟,你是否还保持着当初的那份耐心呢?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是爸爸妈妈温和的语言,需要的是爸爸妈妈真诚的鼓励,需要的是爸爸妈妈耐心的等待啊。
耐心是什么?耐心就是不厌其烦地重复。
小小熊是怕黑一直睡不着。它一次又一次睡不着。大大熊一次又一次地问他:“你睡不着吗?小小熊?”“怕什么呢,小小熊?”“怕什么黑呢?”当我投入地读这些句子的时候,才体会到:重复的语气,就是在读故事的时候重复着一模一样的话都很枯燥,更何况是现实生活中呢?然而,孩子是需要重复的,而且是不断地重复。记得从女儿一出世,我就天天给她讲故事,跟她聊天。尽管一天下来身心都非常疲惫,尽管还有一大堆做不完的事情在等着我,但我总是腾出这个时间,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给她讲。说来奇怪,女儿总是喜欢盯着一个故事,一讲可能就是十遍、二十遍,甚至一个月都听这一个故事。讲同样的故事,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而绘声绘色地始终投入地讲同样的故事,那更是对忍耐力的考验。但是有了耐心,有了爱,你会这样做,甚至会享受这样的过程。后来,女儿长大了,她变得很爱讲故事,而且总是重复地讲,有的时候一讲就是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此时的她似乎不需要我的什么回复,只要我做个忠实的听众,耐心地看着,认真地倾听。
耐心是什么?耐心就是坚持不懈地努力。
小熊怕黑,大大熊拿出最小的一盏灯;小熊还怕黑,大大熊拿出一盏大一点的灯;小小熊依然怕黑,大大熊把“灯王”拿出来了;小小熊开始害怕外面的黑了,大大熊干脆把月亮“拿”来了。面对小小熊怕黑这个问题,大大熊想方设法帮助解决,直到小小熊安然入睡为止。这份坚持和努力不仅需要爱,也需要智慧,而只有你拥有耐心的时候,才会产生智慧。记得女儿幼儿园时学习跳绳,别说跳了,就连绳子也甩不动,眼看着其他小朋友越跳越多,我们也跟着着急,女儿的运动能力实在令人担忧。怎么办?干着急没有用啊。于是,我们将跳绳的动作分解成几个步骤,先学会和大人一起甩绳,再学会自己一个人将绳子甩到前面,接着学会甩一下后向前蹦一下,再到后面能把动作连续做。做示范、打比方、小奖励,各种能想到的方式我们都用上了,终于,女儿学会了跳绳,她的每天跳绳成绩记载表上由一个,到两个,五个,二十个,五十个,一百个……三百个,看着她有节奏地轻快地蹦跳着,小辫子在空中自在地甩动着,心中无比激动。这就是耐心的作用,这就是成长的魅力。
耐心是什么?耐心就是满怀希望地等待。
记得读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到医院去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她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她回到家里,对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一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说这话时,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来电话: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多么动人的故事,多么伟大的母亲,因为对孩子充满了期待,她一次又一次地鼓励着孩子,使他最终走向成功。正像一句谚语所说:耐心是一株很苦的植物,但果实却十分甜美。
《你睡不着吗》就是这样一本看似简单,却震撼着我心灵的一本书。梅子涵老师看了这本书说了这样的话:一直在体验着温和、重复、耐心,所以大大熊也就越发地耐心、温和、重复。月亮并不是每一个夜晚都会升起的,天空也不是每一个夜晚都星斗闪烁的。但是像大大熊这样耐心的爱,那么月亮便总能升起,星斗也总会布满。是呀,孩子需要我们用耐心去点燃他们的心灯,生活里的黑,心情里的暗,是会在爱的沐浴里渐渐明亮的。
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