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狐狐 》绘本阅读教学设计

标签:
绘本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1只小猪和100只狼》
/uploadfile/020207/201131420206.jpg狐狐 《首先有一个苹果》(蒲蒲兰绘本系列) /uploadfile/020207/2011314202159.jpg狐狐
【内容简介】 /uploadfile/020207/201131420233.jpg狐狐
|
|
教学目标:
1、共读《狐狐》绘本,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2、通过读图、听文和猜想,了解故事内容,培养观察、想象、表达的能力。
3、了解绘本阅读的一些方法,课外尝试自主阅读赫姆·海恩的及其它的绘本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观察画面,展开想象,培养观察、想象、表达的能力。
2、了解绘本阅读的一些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对象:二年级学生
课前准备:
1、《狐狐》绘本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绘本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好看的新书,(出示绘本)这本书是由很多幅漂亮的图画和一些简短的文字组成,这样的书就叫绘本。
二、指导读封面、环衬、扉页
1、出示封面课件,引导观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了解作者。
2、了解环衬和扉页。
三、共读绘本,看、想、说、学
1、读第2、3页,认识狐狐的家。
2、读第4、5页,初步认识狐狐一家。相机引导理解词语:沉默寡言、咧嘴微笑、张牙舞爪。
3、读第6页——11页,学、演小动物的声音,体会声音给狐狐带来的快乐。
4、读第12、13、14页,了解音乐给狐狐生活造成不便。
5、读第15页,看16、17页,进一步了解音乐给狐狐生活造成不便。相机引导理解词语:满载而归
6、读16、17、18、19、20、21、22、23页,引导猜想故事,感受狐狐歌声的魅力。
7、读第24、25、26、27页。
8、读第28页,出示第二十九页,想象表达:
她又
她
9、读第30、31页,思考:狐狐在担心什么?交流小结。
四、情景再现,整体回归
五、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板书设计:狐狐
担心 担心 |
打开一扇新的窗户
——《 狐狐 》绘本阅读教学设计说明
首先,为什么选择绘本?
选择绘本作为阅读指导的凭借,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思考——
1、绘本的特点:绘本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的合奏。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好的绘本,不仅绘画精美,构图、色彩能使阅读者在视觉上引起愉悦,而且每张图画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能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绘本阅读在把孩子带入美好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孩子的情感受到陶冶,艺术审美能力不断发展,而这种能力的提升绝不是单单凭借文字阅读所能替代的。
2、学生的实际:课外阅读是发展学生智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最佳手段。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我们想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就应当让他所阅读的东西,比要求他记住的东西多两倍。”“如果少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如果学生其他的书读得较多,那么他不仅能够学好正课,而且会剩下时间去满足其他方面的兴趣。” (《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149页。)因此,新课标要求低段孩子的课外阅读总量为不少于五万字。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碰上这样的问题:学生不爱读书,该读什么书?没有读物怎么办?……绘本阅读课,应该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好办法——绘本图文并茂的特点决定了它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经典的绘本、好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而且在故事中能给读者一定的思考,同时还可以帮助提升孩子的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当阅读把快乐带给儿童时,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就为他们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绘本图大且多,字少而精,便于在屏幕上出示,只要教师拥有一本图画书,制成电子书后,就可以带领整个班级进行阅读、展开讨论,走进丰富多彩的图画书世界。
其次,为什么这样教学?
为了上这节课,查阅了不少网络资料,在先行者的提醒下,为自己的绘本阅读教学课堂做了如下定位——
一、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动、有趣的画面并谈自己的发现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准确表达的能力。
绘本的语言十分简洁甚至具有跳跃性,教学设计时我抓住这点,在文本空白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尝试表达。如绘本第二十九页,写的是狐狐到南极为企鹅王国献艺,本页教学,我首先引导学生基于图片展开想象进行表达:“她又
二、立足二年下期学生实际,渗透阅读绘本故事的方法。
绘本阅读课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绘本的方法,喜欢阅读绘本,从而大量的阅读,从中获益。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绘本,会读绘本,根据学生认知水平,上课伊始,我便向学生介绍封面、环衬、扉页这三个内容。这些理论知识比较枯燥,所以,我用自己的一些语言渲染氛围、设置悬念,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阅读过程中,我根据绘本特点,相机渗透“仔细看图、大胆想象”等绘本阅读方法,希望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课末,通过梳理,帮助学生把模糊的学法明晰化,力求做到教一本,得一法。
三、以绘本内容为引子,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在阅读中让学生感受乐趣。
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认为:图画书是大人念给孩子听的书,它不是拿来学
习的东西,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所以本次阅读指导课在图片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大声读故事,穿插适量的音乐伴奏,并用最能让儿童亲近故事的方式,如“听听、看看、猜猜、编编”等方式,让学生融入故事,触摸小狐狸的形象,了解故事的内容。不想让这个课堂承受太多的教育功能,只想让孩子感受到听故事的快乐,顺便在孩子的童年播下一粒“学会感受爱”的种子,只想恰当而又巧妙地进行一点语言文字的训练,这就够了,剩下的便是期待。因为——只有当学生在生活中有了类似的情感体验时,故事所蕴含的哲理才会被学生所理解。那时,也正是这粒种子美丽变身的时候。
2、借助拓展让学生延伸乐趣
一本书读完,不是意味着从此结束,相反,那是一种新的开始。课末,我给孩子们推荐了赫姆·海恩的其他作品,希望能引领孩子们去尝试更多的绘本,让阅读之路从此漫长下去,让阅读充盈到生活与学习中去,让书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希望借助本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打开一扇新的窗户,窥探到阅读世界的精彩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