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停地抱怨的父母带给孩子微创伤

(2015-05-08 09:11:49)
标签:

杂谈

不停地抱怨的父母带给孩子微创伤

学会一个疗法,扩容自己,经营家庭,教育孩子,搞定工作。

从理论到工具,从学习到演练,系统地学习心理。

我们经常会听到父母这样抱怨和指责孩子:

“现在的生活条件这么好,你还不好好珍惜!”
“给你买了这么多书你也不看!”
“花了这么多钱到这个学校上学,你还不珍惜!”
“花大价钱买了钢琴,你却不愿意练习了!”

……

我曾经听一位母亲的怨诉与冤诉长达数个小时,每个治疗五十分钟,有四十分钟以上是她说,怎么都打不断、引不开。一切都那么不好,父母、兄妹、老公、孩子,都有负于她;也有好的,但由于别人的原因,她都无法享受。她的唯一缺点呢?太忍耐、太纵容、太自律,总之我是好的,别人和环境嘛,唉,一言难尽。

总是在抱怨的好像大多数是妈妈,那是因为她们更容易把埋怨说出来。我接手的案例中,持有“怨天尤人”的态度的父亲也相当地多,只不过他们没有唠叨出来,不那么容易被人察觉。

我遇到过一位父亲,面容很僵,身体也很僵地坐在沙发上,很少说话,面对母亲的控诉,一脸不屑,有时讽刺地回一两句,难得笑一下也是嘲笑。他的态度、身姿、言语都传递出一个意思:我没有问题,都是别人不好。领导和单位不好,所以我怀才不遇;老婆不好,所以我懒得理她;孩子也被她教得不好,所以我也没办法;老师和学校不好,所以我孩子很糟。

总是抱怨别人的人是生活的败将,是说不上快乐、幸福的。他们的抱怨时间久了就没人听、没人信了,于是孩子就成了听众和对象。孩子承受的往往是家长过度的情绪宣泄,孩子的事只是个导火索而已。

无论“怨母”还是“怨父”,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是一样的。


对孩子长久伤害

1)让孩子自责、愤懑、不服气。孩子一般都辩不过父母。父母的抱怨一定是有实际证据的,借此发挥和引申,“你要的东西都给你买了,你怎么还不行呢?”“我该请家教该买教材全买了,你怎么还考不好呢?”等等。这会让孩子的自责加深,想反驳又反驳不了,则愤懑加深,不服气加深。孩子如果反抗了,则是忘恩负义、白眼狼,没大没小不孝顺,仍然不对,还罪加一等。

2)孩子不得不背负过多的责任和压力。不少家长抱怨是为了推脱责任,例如:“因为你是女孩儿,爸爸才不喜欢回家了,我们才被别人歧视。”“你学习不好,我在同事面前都抬不起头来。”“你不知自立,我天天忙完工作还要忙你的事”……逼得孩子加深负罪感和愧疚之情。

3)抱怨的人往往感情不睦,孩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谁都不愿整天和一个怨天怨地的人待在一起,而且谁都不能长期忍受软性的被动攻击。抱怨的人夫妻感情一定是有问题的。我就有一个已经成年的来访者,他回忆小的时候,常常是同情妈妈,恨爸爸,后来慢慢感觉不对,妈妈说的好像不全是事实。现在呢,他很后悔当初对父亲的憎恶,可是父子关系好像已经不可恢复了,因此他变得加倍憎恨妈妈。可有时候想起妈妈,又觉得她其实也挺可怜。两种情绪纠结下,让他倍感痛苦。

4)孩子除了学会抱怨,很难增长其他的能力。想一想,抱怨其实是多简单多有效的事啊:我们只要把失败和错误归因于别人或环境就行了,不需要承担责任,也不必主动付出,甚至已经不会主动付出。


对我们为什么会这样

1)习惯了“被动期待型”的行为和态度。抱怨的人是承认自己的失败的,承认自己生活不幸福,或者孩子不争气,但是,失败不怨我,怨别人,都是别人的错,包括孩子的错。我们管这类行为和态度叫“被动期待型”——他们完全是被动的受害者,他们无能为力;他们付出了那么多的爱心和努力,期待别人的转变,可是别人总是让他们失望。他们仿佛认命了,他们不闹不嚷不发火,承认失败,甚至刻意表现自己可悲可怜。他们散发的所有信息其实都是攻击性的:别人不好、不对。这种攻击又是很隐形的,他们已然是可怜的受害者了,你们还能反击吗?你们的反击只能被别人更加指责和唾弃。因此,被他们抱怨的人真是有苦说不出。

2)习惯了通过抱怨来纠正孩子的行为。
对于习惯抱怨的父母来说,当孩子的行为偏离我们的期望方向时,我们往往为了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苦心,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合理”,而发出各种抱怨,希望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辛苦付出而浪子回头,能听我们的话,按照我们的意愿去生活和学习。我们习惯了通过抱怨来纠正孩子的行为,认为这是在教育孩子。其实我们是打着教育孩子的旗号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我们应该怎么做

1)平心静气地接受失败的结果,用理智去分析失败的原因,尤其是分清自己的原因和别人的原因。
2)对于自己的原因,要勇于承担责任,自我反思,自我改进。
3)对于孩子的原因,指出他的错误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或者启发孩子如何改进、如何完善,至少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4)觉察自己的情绪,如果不仅是对孩子,对他人、对环境,都经常持有抱怨、指责的态度,那么需要做深刻的自我发现和个人成长,清理过去的积怨,学会宽容对待他人,学会适应环境。



新世纪儿童医院全新开启家长训练营——【积极家庭心理疗法】

聘请积极心理治疗中心(中国北京)前主任、首席专家——曲韵老师亲临授课,为关心孩子心理、却又不知该怎么做的父母们开启一扇心理之门。


【讲师介绍】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45a93a8c64882aef93ee8a530e8841c6.jpg

曲韵, 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心理门诊 专家

•      毕业于德国威斯巴登心理治疗学院,欧洲认证积极心理治疗师

•      英国AoEC认证 高管教练 Executive Coach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积极心理治疗中心(中国北京)前主任,首席专家

•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特殊职业群体专业委员会 委员

•      中国睡眠研究院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 委员

•      2010年第五届世界积极心理治疗大会,创新奖获得者

•      著作书籍:《父母这样做,就是在毁掉孩子》、《父母这样做,就能够成就孩子》

【课程信息】

课程时间:5月16日起每周六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6:00 (至7月4日课程结束)共8次课

ps:每天课程提供2次tea break

【课程收费】

010-88046233

010-88046249

【试听课招募全面启动】

主题:孩子成长长什么 ?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

时间:5月9日    上午9:30-11:30、

主题:你和孩子互相喜欢、尊重、信任吗?亲子关系是一切的基础

时间:5月13日    下午13:30-15:30

费用:

非会员:300元/人/次课

会员(熊猫卡、龙卡、储值卡):   200元/人/次课

详情咨询 :

010-88046233

010-88046249

名额有限欲报从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