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蛟一中社会教研组第三次活动暨水头学区团队晒课活动

3月29日,水头学区初中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教师“团队赛课”在腾蛟一中举行。
教研活动的第一个议程,来自水头学区四支参赛队伍分别进行了课堂展示活动。
http://www.zjpy.gov.cn/picture/0/s2204011441050976691.jpg
第一节课,水头一中的陈小颖老师展示的是《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陈老师的课堂层层推进,以马可.波罗通过路上丝绸之路来到元朝,到元朝所见之发达的宋元科技,再到通过海上丝绸归国,巧妙地将课题内容重新整合,呈现了精彩的课堂教学。
第二节课,水头二中的温丽婵老师上的是《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虽然课题一样,但是课堂展现方式却截然不同。项目化学习主题下,温老师创设情境——宋元科技展览会,给予学生丰富的材料包,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制作科技海报,梳理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及影响。在温老师娴熟的教学技巧引导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http://www.zjpy.gov.cn/picture/0/s2204011441051392800.jpg
第三节课,腾蛟一中的潘婷婷老师开课的内容是《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科技冬奥”是2022年北京冬奥的主要特色,潘老师结合这一时政,引入课题,带领学生穿越到宋元时期的科技馆,通过挑战不同时期指南针、印刷术、火药制成的军事武器的排序,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宋元科技繁荣的原因以及影响,在“以生为本”的课堂中落实教学三维目标,引导学生争做自信中国人。
第四节课,苏步青学校的陈小霜老师上的是《自由平等的追求》。在生活化情境教学主题下,陈老师通过自己的精心设计,巧妙构思,以“小明同学一天”来贯穿整个课堂,主线鲜明,设定早上——中午——下午三个场景,通过文字材料、角色扮演、辩论会的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课堂兴趣。课堂由“静”到“动”,变“教”为“学”,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兴趣度,做到了“让生活在课堂上生动”。
http://www.zjpy.gov.cn/picture/0/s2204011441052025553.jpg
教研活动的第二个议程,水头学区四支参赛队伍分别进行了研主题的阐述。教师们不仅深刻剖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本质特征和要求,而且紧跟课程改革潮流,介绍项目化学习的理论和操作实践,共同探索更美好的课堂教学风景。
教研活动的第三个议程,水头学区四支参赛队伍分组进行评课活动。经验丰富的老师们,从研主题到操作环节的关联性,从课程标准到课堂展示的时效性,从教师引导到学生学习的成果性,多维度多层次得对四位年轻教师课堂教学进行精准评价,引领水头学区新生力量的成长。
团队赛研,不仅是赛,更重在研,它促进了团队内的协作、团队间的共同发展。本次活动,为各校创造了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为课堂有效设计提供了典范,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理念的交流,有助于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