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用多种感觉安抚孩子

(2025-11-03 12:31:02)
标签:

家庭教育

父母课堂

分类: 专家讲堂

利用多种感觉安抚孩子

-[新西兰]迈克尔·B.汉普斯特  苏·巴格肖女爵  译-吴梦瑶

 

除了利用触觉安抚外,利用其他感觉同样能够安抚孩子的情绪。接下来,我们逐一介绍。

听觉安抚

音乐有一种魅力,它能抚慰粗野的胸怀、软化顽石,让千年老树弯腰。

——威廉·康格里夫,剧作家

我们可以利用声音来安抚那些焦虑或痛苦的人,很多声音都有让人感到治愈的效果。

音乐是一种很棒的情绪舒缓工具

音乐是一种很好的听觉安抚工具。音乐能降低人的血压,分散人们对烦心事的注意力。在感到不安时,听些使人安静的音乐,可以消除愤怒,排解负面情绪。

音乐创作同样是一个很好的情绪发泄出口。加博尔·马泰医生在《散落的思想》一书中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学校要求他教授地图阅读课,但这门课的学生非常难教,许多老师尝试后都失败了。于是,在上课的第一天,他将所有能找到的乐器收集在一起,然后带孩子们来到工作室,让他们用一小时的时间尽可能地制造噪声。唯一的规则是,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要参与。结果,第二天他的课上得非常顺利。这其中的原因就是经过前一天的音乐刺激后,这群孩子在情绪上得到释放,可以全心学习了。

对很多人来说,音乐是一种很棒的情绪输出。音乐创作也是如此。为了舒缓情绪,不应该有任何形式的评判,否则只会徒增压力,使其失去原本的价值。

听听大自然的声音

自然景物通过视觉效应让人平静,而自然界的声音(比如鲸鱼或鸟类的声音)同样也能通过听觉舒缓情绪。经常让孩子听大自然的声音,对他们的情绪调节很有效。如果暂时无法去户外,在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也可以从网络上搜索到与自然声音相近的音频。而如果你想通过听这类音频来舒缓情绪,建议直接下载这些音频,因为在线视频的播放一定会被广告打断。让孩子多听大自然的声音,有助于他们进行系统调节。

白噪声和粉红噪声

睡眠不好的孩子更容易被激怒。在此,我们重点讨论跟睡眠有关的两种声音——白噪声和粉红噪声。所谓白噪声,是指声音的所有频率具有相同能量密度的随机噪声,比如风扇叶转动声就是一种能量密度较为均衡的白噪声。有时候孩子说想要开着风扇睡觉,其实他们不是要吹风,而是想听扇叶转动的声音。网上有长达8小时的白噪声播放列表,对有些必须听白噪声才能入睡的人来说,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粉红噪声与白噪声相似,但它们的频率不同。所谓粉红噪声,是指功率谱密度与频段成反比的波谱信号或过程,每个倍波程的强度基本相等,比如车流声、瀑布声等。网上同样可以找到8小时的粉红噪声音频。科学家们发现,这些噪声对有的人是有助眠效果的。《时代》杂志上曾发表过一篇题为《粉红噪声能够改善睡眠质量,提高记忆力》的文章,并对此做出很好的概述。如果你的孩子很难入睡,你可以试着在他们睡觉的时候播放白噪声和粉红噪声,以此来安抚他们的情绪。

正念

正念是冥想的一种方式,而正念练习大多会伴着让人轻松的音乐或声音。

一个比较简单的正念练习是缓慢地吸气和吐气。想象你的每一次吸气都伴随着身心的平静,而每一次吐气都将愤怒排出你的身体。持续重复10~15次。人在吐气时,大脑会释放GABA,即γ-氨基丁酸,它是人体分泌的一种能够放松神经的天然化学物质。这也是正念练习能有效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的原因。

当然,正念并非对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效果。如果正念练习让孩子感到痛苦,建议马上停止练习。

将理论付诸实践吧

假如你家孩子非常不喜欢上学,在开学前总是会发脾气,这时,你可以随手找些乐器给他们玩,哪怕是玩具乐器也没关系。他们可以尽情“奏乐”,当然前提是别吵到邻居。同时,可以提前告诉他们这只是为了好玩儿,没有人会点评他们乐器玩得好不好。让他们随便玩,只要能出声就行。这样做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缓解他们开学前的紧张和忧虑。人一旦被焦虑裹挟,焦虑就会被无限放大,而注意力被分散后,焦虑感就会降低。

味觉安抚

享受美食时的笑容最为灿烂。

——爱尔兰谚语

从大脑皮质小人儿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除了巨大的手掌,皮质小人儿还拥有又大又厚的嘴唇。这说明人的嘴唇和舌头也是获得感官信息的重要部位,所以通过味觉来安抚孩子的情绪也是很好的方式。

咀嚼的妙用

咀嚼可以让人放松。很多人在不吃东西的时候会感到焦虑,虽然本质上是因为人类天生拥有求生欲,需要食物来维持生命,但其实咀嚼和进食时可以通过味觉起到自我舒缓和镇静的作用。

有些焦虑的人在感觉很热的时候,通常很难调节自己的体温,而一旦热到一定程度,他们就很容易产生愤怒情绪。这时候,含个冰块在嘴里可能会有帮助,冰块的凉爽能够缓解焦虑。舌头触碰冰冷的东西会减慢人们的呼吸,消除恐慌和痛苦的情绪。同时,它还有助于安抚过度活跃的脑干。成年人用的冰块对孩子来说有点儿大,可以买合适的模具自行制作些小冰块。

喝水也能缓解焦虑

我们的同事凯瑟琳·利伯蒂曾就大地震对儿童的影响做过大量研究。她发现,对于经历过大地震的孩子来说,在课桌上放几瓶冰水有助于缓解焦虑。人们焦虑时通常会感到口渴,这是因为身体的应激机制会导致唾液分泌量的降低。因此,焦虑的人常常需要通过喝水来调节自己。

除此以外,凯瑟琳·利伯蒂还发现,学生们玩耍后回教室吃点儿零食也有助于管理情绪,控制各种行为问题。这可能是因为咀嚼行为在学生们玩耍活跃之后起到了安抚和调节的作用。

有时候,在孩子伤心时给他们吃上一颗棒棒糖,他们会立马开心起来。虽然这其中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吃甜的东西,人体会分泌一定量的多巴胺和肾上腺素,这两种激素都会让人兴奋,出现愉悦的现象,但孩子在吃棒棒糖的过程中,味觉也能起到一定的安抚作用。

推荐一个鲨鱼牙齿形状的儿童咀嚼玩具,它是食品级的无毒咀嚼玩具。这类玩具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并调节自己的情绪。

将理论付诸实践吧

假如你有一个12岁的儿子,他似乎对一切事物都感到焦虑。你可以在头天晚上在冰箱里放两三瓶水,在冰柜里放一些冰块。第二天一早,等儿子醒来,你给他倒上一杯加了冰块的冰水(前提是他平时喝冰水不会引起肠胃问题)。另外,你可以在他上学时给他带上一瓶保温冰水,让他一天都能喝到冰水,也可以提醒他在白天多用洗脸巾冰敷脸部。几天后你会发现,他的焦虑不安缓解了很多。

嗅觉安抚

嗅觉就像一个强大的巫师,他能在瞬间让你身处千里之外,又能帮你在时光隧道中追忆似水流年。

——海伦·凯勒

嗅觉信号可以直达大脑中处理情感的区域,包含杏仁核与海马体。这就意味着气味可以引起较为强烈的情绪。同时,海马体是大脑记忆系统的一部分,嗅觉与海马体相连,意味着气味还能够唤起强烈的记忆。比如,许多人一闻到橡皮泥的味道就会想到自己的童年。因此,嗅觉在安抚情绪上的作用也是可以充分利用的。

一般我们会觉得有些动物,比如狗的嗅觉很灵敏,而人的嗅觉要差很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纽约石溪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曾对第一次跳伞的人做过一项研究,发现他们都会在腋下放一块吸汗衬垫。因为第一次跳伞,他们都会紧张出汗。接下来,研究人员再让经过充分休息、情绪稳定的受试者使用喷雾器去闻这些收集来的汗液(当然,受试者并未被提前告知他们闻的是汗液)。结果发现,闻过汗液后的受试者,其抗压水平有明显的升高。虽然这项研究还不具备普遍适用性,但却提醒我们,在面对孩子的焦虑不安时,需要考虑到气味会影响人的感受。

嗅觉与调节障碍

我们曾碰到过一些孩子,他们闻到难闻的气味不仅很难平静下来,还会长时间处于焦虑状态。比如,有个孩子走进一个有难闻气味的房间,可能会抱怨20分钟。这个时候,成年人可能会认为孩子是在故意捣乱,但其实是房间里的气味让孩子不舒服,导致他情绪不稳定。

一项2020年的研究发现,当人们感到厌恶时会觉得自己好像闻到了难闻的气味,即便事实上当时根本没有任何难闻的气味。另外,很多霸凌案例都与体味有关。孩子指出他人有体味,会被认为是很无礼的行为,但也许他们想说的是:“你身上的味道不太好闻,希望你能知道。”

要注意的是,让有些人感到舒缓的气味,对其他人造成的效果可能正好相反。如果想利用气味来安抚孩子,一定要用心倾听孩子对这种气味的感受。

利用气味调节孩子的情绪

如今,芳香疗法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重新注意到了气味的功效。比如,可以使用扩香器,把某种气味扩散到空气中。尝试几次,就能发现什么气味可以让孩子平静下来。在孩子容易闹情绪的时候使用扩香器,比如在他洗澡的时候,在卫生间里喷一些薰衣草的香氛,就可以舒缓他的情绪。

针对一些经常被噩梦惊醒,导致行为问题的儿童,气味可能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创新方式。

芳香气味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也有很好的安抚效果。很多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伴着令人愉悦的气味入睡,噩梦会有所减少,睡眠质量也会更好。虽然这项研究的受试者年龄都在20~59岁之间,但其结果可能对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儿童也有帮助。因为儿童的大脑发育还未成熟,其他形式的治疗对他们不容易发挥作用。

利用气味安抚孩子的情绪,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家长或者照顾孩子的人随身带一块手帕。时间久了,这块手帕上会有他们的气味,之后再让孩子把手帕随身携带到学校,这样做对缓解孩子的焦虑很有帮助。

将理论付诸实践吧

假如你的孩子在学校里表现很好,也没有过激或行为问题,但一回到家就不停地发脾气,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学校要面对难以承受的压力,回到家后,这些压力才被完全释放。你可以在去接孩子放学时,买一小束茉莉花放在车里。开车回家的路上,把车停在路边,让孩子闻一闻茉莉花香,这样有助于缓解他们在学校受到的压力。试一试,你会发现孩子回到家之后比以往平静些,发脾气的次数也明显减少。

(摘自《养育情绪稳定的孩子》,经北京正清远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