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长型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

(2025-03-03 13:59:08)
标签:

家庭教育

父母课堂

分类: 关注

成长型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

-陈若葵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很多人初做父母时没有经验,即便有了二孩、三孩,也总会遇到新问题,不免误打误撞、摸着石头过河。《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给予家长具体的指引:不仅要依法带娃,更要科学带娃。成长是对父母的刚性要求,成长型家庭教育也是孩子从小到大需要的教育。

父母自我成长并带动家庭成长

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全面成长。成长型家庭教育,首先是父母的自我成长,即父母及其他成年家庭成员共同营造正能量满满、和睦的家庭环境,这就需要家人自觉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内化为良好的修养,拥有利他、善良、诚实、守信的美德,友善地对待身边的人,温暖彼此,不断提升家庭生活质量和精神品质。

父母有意识地发掘家人身上的闪光点,擅于发现自己的不足,随时修行自身,学会彼此有效沟通、分享、包容、理解;家人之间相互支撑、鼓励,携手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困境……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榜样,他们的良性成长会在孩子身上自然而然得到延续,这就是潜移默化的成长型家庭教育。

家庭是一个整体,成长型家庭教育需要以父母的自我成长带动家庭的成长,全体家庭成员从中受益。这包括父母有各自的发展定位,有具体目标和实施计划,逐渐提升自己;父母协助孩子确立短期和长期目标,比如品德修养、习惯养成、学习规划等,同时,还可以设定家庭共同的目标,比如志愿服务、环保行动、健身计划、读书活动等。据此,个人和家庭的共同愿景清晰明确。实现这些愿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庭成员和孩子持续努力,相互激励。

建立成长型思维模式引领孩子成长

成长型家庭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父母要建立成长型思维模式,用开放、发展的思维方式引领孩子成长。

父母并非全知和万能,所谓成长型思维模式,即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以变化的视角看待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刷新认知和方法,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为其提供良好的成长型家庭教育环境。比如,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扮演不同的角色,从孩子的领航者到与孩子共同进步的并航者,再退居到孩子身后,成为鼓励他们不断试错、不断进步的护航者。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默契配合,根据孩子的变化,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父母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即启发孩子无论在哪种境遇中,都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我们每个人都面临一些无法控制、无法改变的事情,比如基因、天赋,但我们也有更多可控的、可以改变的事情,比如可以安排自己的时间、每天是否运动等。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先天特征和性格,不论孩子面临怎样的情形、处于什么样的状态,父母都不能采取打击式教育,而是引导他们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不妄自菲薄;给孩子赋能,激发出他们的内在力量。然后,和孩子一起,将他们做得不甚满意的事情划分为不可控的和可控的,对于前者,选择坦然接受;对于后者,集中精力尝试改变——设定长期和短期目标,一步步付诸行动,努力做好每一个环节,直至实现目标。

在此过程中,看到孩子取得了进步或成绩,父母应及时给予正向的评价和反馈,但夸奖内容要务实具体、注重过程,避免对智力和才能过早地下定论,比如你的努力没有白费你真聪明对于孩子更能起到激励作用。看重、享受过程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即使孩子失败了,也能从中找到有价值的内容,让孩子在失败中获得经验,在并不理想的结果中依然能有好心情,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鼓足勇气重来,而不是灰心丧气地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

成长型思维模式有助于帮助孩子树立这样的价值观:失败是走向成功之路上的小波折,失败就是成功的一部分。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远离逃避型人格,做到赢不辱人,败不辱己。

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成长型家庭教育要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一方面需要父母对身边的大事小情习惯性地保持独立思考,让孩子从小就受到良好的熏陶。另一方面,父母平时要多鼓励孩子接受新挑战,面对棘手的问题独辟蹊径,始终信任孩子,使之在尝试、试错中明白人的天赋虽有高有低,但是努力可以缩小差距甚至逆袭。在孩子的自我评价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时,成长型家庭教育决定了他们成长方向的多元性和未来发展的无限性。

开发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潜能,应以科学的方法训练孩子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精密性,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等品质。

讲故事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故事有情境、有情节、有细节,能唤起孩子的感知和情感,令他们不自觉地融入内容之中,被吸引、打动、感染。如果父母引导孩子复述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孩子会主动分析故事的内容,展开推理、想象和再创作。如此,帮助孩子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每天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想法写下来,进一步丰富、深化、完善,或许就是很不错的创意。

在成长型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相互影响,且没有止境。因此,只有父母不断学习、进步,才能对孩子产生无形并深远的影响。

(转载自《中国妇女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