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父母课堂杂志
父母课堂杂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561
  • 关注人气:1,2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字化时代亲子关系的重塑

(2024-12-02 14:18:07)
标签:

家庭教育

父母课堂

分类: 关注

数字化时代亲子关系的重塑

-边玉芳

前段时间,男孩玩《蛋仔派对》充值上万元,父亲连扇自己耳光的新闻冲上热搜。许多家长感慨:现在的孩子怎么就这么难养?数字时代,家庭教育确实面临很多新课题。如何重塑亲子关系,值得我们思考。

数字时代,亲子关系变了吗

亲子关系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重要价值无可撼动,它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相统一的人际关系,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终身性。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经常会说:关系大于教育。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心理资源,它能使孩子感到被爱、被尊重,变得自信;也让孩子对他人和周围的环境有更积极乐观的认识,乐于与父母及父母以外的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亲子关系影响一生,成年后的职场关系、夫妻关系都和早期的亲子关系有关。拥有良好亲子关系的人,未来处理人际关系也会比较好。同时,良好的亲子关系使父母成为孩子强大的心理支持,让家庭变得温暖,无论走得多远,家都会成为温暖的港湾。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保障家庭教育有效的前提。尤其在数字时代,很多亲子矛盾都与网络有关。所以,亲子关系不仅是结果,更是影响孩子成长非常重要的自变量。

怎样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

首先要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这是良好亲子关系建立的必要条件。第二个条件是必须有良好的沟通,如何说孩子才肯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父母和孩子沟通时要有技巧保证沟通顺畅,而不是把天聊

另外,陪伴要有质量。这个质量除了顺畅地沟通,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对孩子情绪的接纳。有的孩子玩游戏输了会放声大哭,很多父母会安慰说输了没关系,但是孩子依然哭。这时候可能有些家长就会失去耐心,觉得只不过是一场游戏而已,怎么这样小题大做?这就是父母没有接纳孩子的情绪。正确的做法是要允许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也要给他消化情绪的时间。

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需要有边界和底线,一方面,要有规则,父母因为爱孩子才会对他提出要求,因为爱孩子才会为他考虑深远;另一方面,父母和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不能侵犯孩子的边界,这是特别重要的。不能说因为你是我的孩子,你就什么都要听我的。边界和底线是数字时代亲子间必须守住的。

亲子关系面临的挑战

数字化时代,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是陪伴时间减少、陪伴质量降低。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变得多了,面对面陪伴的时间大大减少。另外,有时即使父母与孩子同处一个空间,父母并没有与孩子亲密互动,陪伴的质量降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心理学家做了一项研究,追踪美国几百个家庭,发现在一小时的陪伴里,家长平均有3次看手机的现象。这种情况其实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这是这个时代生活方式的特点。可能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发现,爸爸、妈妈很喜欢这个叫作手机的东西,甚至对手机的喜爱超过了孩子(当然这是从孩子的视角来说)。二是孩子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在许多方面甚至远超家长,使用手机、网络等信息化工具都比父母厉害。

如何重塑亲子关系

数字化时代不仅仅指信息化,也包括数字化时代裹挟的其他很多社会发展因素,比如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对未来社会快速变化缺乏认识,我们常常会感觉到失控,这种失控必然会影响亲子关系。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亲子关系的重塑,父母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抽时间陪伴孩子。父母一定要尽可能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不仅仅是形式上的陪伴,还要与孩子共同做有意义的事情。有意义的事情不是大人理解的有意义的事情,而是对孩子成长有意义,比如发呆。我们知道玩耍以及发呆对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还有一起买菜、做饭、做家务等,陪伴的情景并不是只有学习。

第二,为孩子安排丰富多彩的生活。孩子沉迷于网络和手机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孩子往往把手机和网络当成玩具,而不是工具。因为他觉得好像除了玩手机之外,也没有太多事儿可以做,丰富多彩的生活可以让孩子更充实,让情绪在现实中得到满足。

第三,学会沟通。父母要与孩子聊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充分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的负面情绪对其成长也是特别重要的,伤心、焦虑、抑郁也有它积极的意义,每一种情绪都有存在的价值。

第四,与时俱进,不断学习,跟上孩子发展的步伐。尤其是在网络使用方面,父母一定要做好孩子网络使用的守门人,这也是我们在数字化时代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保障。同时,父母也要借助网络工具,助力数字时代亲子关系的维护。

数字时代的家庭教育充满了挑战,但同时也有很多优势。父母可以借助以上措施,把亲子关系重塑为共同成长、共同学习、互相监督的新型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