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父母课堂杂志
父母课堂杂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561
  • 关注人气:1,2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洪明:父母该对孩子抱有怎样的期待

(2022-11-01 15:41:28)
标签:

家庭教育

父母课堂

分类: 本刊专访

父母该对孩子抱有怎样的期待

——洪明访谈录

采写-本刊记者 赵慧敏

洪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分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青少年品德与价值观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两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中国家庭教育研究文库:家校合育论》等。

父母课堂:对于孩子,父母内心总是充满希望和期许。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期待会慢慢发生改变,不仅希望孩子健康、快乐,还希望他能学习好、有出息。

洪明:父母都希望孩子有美好人生,相应地就会产生教育期待。教育期待非常重要,它是教育动力的来源,对家长的教育行为有定向作用,也是孩子成长的外部力量。但是,有的父母将美好人生直接等同于出人头地、高人一等,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不合理的教育期待不仅不会引导孩子成长,还极有可能成为孩子成长的绊脚石。因此,形成合理的教育期待、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是家长必须要学习的第一课。

父母课堂:不合理的教育期待都包括哪些呢?

洪明:不合理的教育期待有很多,主要有两种形态。

一是期待过偏。一个人的成长涉及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每一方面在人的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大不相同,但一个都不能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心理是幸福的基石;价值决定人生方向,道德承载生命意义;审美决定情趣,劳动实现价值;知识是认识的基础,思维是发展的关键。

但很多家长认识不到这些素养的内在关系,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在这些家长眼中,教育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文化课学习,因为文化课学习与升学关系最为密切。他们把文化课学习与成绩、排名挂钩,以学习结果作为衡量标准,天天盯着孩子学习,不顾一切地让孩子提前学、超纲学。殊不知,仅仅把眼睛盯在学习上,忽视发展孩子的身体、心理、审美、品德等方面,最终反而会限制孩子的学习。因为健康的身体、强大的心理素质、高雅的审美观念和端正的道德品质不仅是人的重要素养,更是学习的重要保障,一个不会玩、没情趣、死读书、读死书的孩子,最终会面临读书死的结局。

二是期待过高。虽然学习涉及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但孩子日常最主要的任务还是文化课学习,面临的主要挑战也来自于此,因为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创造能力是一个人最主要的竞争力,也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关键。所以,学业期待确实是教育期待中的重要内容,甚至我们有时候用学业期待代替了教育期待。在学业期待方面,许多家长无形中形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期待过高现象普遍。据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底的调查显示,96.2%的四年级学生家长和95.8%的八年级学生家长希望孩子成绩至少为班里中等45.9%的四年级学生家长期望最高值为班里前三名42.7%的八年级学生家长期望最高值为班里前十名。很显然,这样的期待对于相当一部分家长来说注定是会落空的,因为如果一定要给学习成绩排名的话,无论怎么努力都会有一半的孩子处于班级中等以下。过高的期待必定造成教育挫败感,而教育挫败感必定会伤及亲子关系,造成父母焦虑。

父母课堂:家长不合理的教育期待并不会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反而会阻碍孩子的成长。

洪明:是的,家长一定要对孩子形成合理的教育期待。在这之前我们要明确,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从内容角度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而不是片面发展的人;从功用角度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个人是否得到全面发展,教育是否成功,最终要看能否为现代化事业做贡献。反过来,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现代化事业结合,才能成功。

父母课堂:学业期待是教育期待中的重要内容,学业也是家长较为关注的问题。如何才能形成合理的学业期待呢?

洪明:形成合理的学业期待要看两个重要的约束条件:一是内部条件,二是外部条件。内部条件主要包括智力差异、思维特征、性格特征等。我们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既有智商高低上的差异,又有智力优势上的差异。按照多元智能理论,有的人在数理逻辑上有优势,有的人在空间想象上有优势,有的人在艺术修养上优势明显。而在文化课学习中,以逻辑思维为核心的智力类型则占较大优势。

除了内因,外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其中最关键的是家庭环境。同样的先天条件,出生在两个不同家庭的孩子成功的可能性不同。相对来说,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可能会在自信心、语言发育、逻辑推理、时间管理等方面更有优势。给孩子确定发展目标一定要考虑家庭环境因素,扬长避短。

关于学业期待,家长的关注点一定要发生转变,从注重结果到注重过程。学习结果的确重要,但结果是从哪里来的呢?一定是过程。我们平时能做的事情,包括培养学习习惯、调整学习状态、增强学习动力、加强时间管理等,这些结合起来就构成孩子的学习过程。过程做得好,意味着孩子的学习品质好,进而产生好的学习结果。所以学业期待的关键是培养学习者,培养孩子的学习品质,不要把目光过多地放在学习成绩上。这也是我想告诉家长的:学习兴趣比学习成绩重要,因为那是动力的源泉;学习习惯比学习成绩重要,因为那是学习方法优化的结果;学习效率比学习成绩重要,因为那是时间管理的表现;学习状态比学习成绩重要,因为那是学习主体性和良好情绪的体现。

我们应该把孩子培养成为他可能成为的样子,既不完全是你心中的样子,也不完全是他自己心中的样子。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要完成两个转变:一是从望子成龙到望子成人,二是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

父母课堂: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