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慈爱要告诉孩子
(2020-07-01 09:54:04)
标签:
家庭教育父母课堂 |
那些慈爱要告诉孩子
文-田宏莉
我和丈夫来自农村。在儿子上幼儿园前,因我俩工作繁忙,又无力请保姆,所以双方父母成了抚养孩子的主力军。儿子小时候性情调皮极爱捣蛋,让双方老人吃了不少苦,但他们从没说过一句抱怨的话。
自从接儿子回城后,我和丈夫的心思全用在了他的教育培养上。每到周末,我们带他奔波在各种培优班之间,唯恐他比别人少学一项技能,也因此很少带儿子回老家看望父母。长时间的分离,使得儿子与双方老人越来越生疏。有时我们给父母打电话,想让儿子说两句,他总以无话可说为由跑得远远的。
儿子读高中后,越来越不愿回乡下看望祖父母了。他嫌农村脏、生活差,夏天蚊蝇多,冬天寒气重。尤其是没有网络,让他这个“新新人类”感觉与世隔绝,“忍不了”。
一次,公公打电话说想孙子了,我们答应过两天带儿子一起回老家。儿子在旁一听,嘴噘得老高,没好气地说:“有什么好想的!你们自己回去,告诉爷爷我忙着呢。”看着儿子那一脸不屑,我和丈夫的心瞬间掉进了冰窖。
那个夜晚,我辗转难眠。我想起了患神经衰弱睡眠不好的婆婆,为带好不满半岁的儿子,一夜起来两三次为他冲奶粉;想起了骨质增生很严重的父亲,天天侧弯着腰,牵着蹒跚的儿子学走步;想起了家里那只老母鸡下的蛋,父母总是不舍得吃,全留给了我的儿子……
四位老人对我儿子的疼爱发自肺腑,令人动容,换来的却是儿子的冷漠与无情。想到此,我心痛如割,泪水潸然。我发现,在我拼命带儿子学奥数和英语的时候,却忘了给他讲述老人们对他付出的疼爱与辛劳,更没有教会他对祖辈应有的尊重与孝敬。
从那天后,只要有空我便给儿子讲他小时候的成长故事:爷爷如何在他发高烧时,在漆黑的风雪之夜抱他去三里之外的乡卫生院看病;外婆担心他受风寒,如何将他的三轮车放在炕上任他骑行;他的那件漂亮的小西服、织有小汽车图案的小毛衣,奶奶是如何一针一线做成的……
一开始,儿子觉得不好意思,甚至难以置信。但渐渐地,他的眼神柔软起来。若再说起回老家看望老人,他不再推辞拒绝,而是很愉悦地和我们一起去商场为老人挑选礼物。
那年暑假,爷爷来城里动手术,儿子主动请求在夜里陪床。他说:“爷爷以前对我那么好,我应该回报一下。”
还有那一回,我的父亲来家里小住。儿子主动为他搓澡,乐得外公逢人便说:“我享外孙的福啦!”
我知道父母、公婆用尽全力去爱我的儿子,并不是为了求得回报。可是,那些慈爱我有义务告诉儿子。因为成长路上他应该记得多少人曾用心爱过他,而爱是应当被铭记与回报的。
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理与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