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陆士桢:家庭教育要守原则,讲方法

(2020-04-01 10:49:42)
标签:

家庭教育

父母课堂

分类: 本刊专访

家庭教育要守原则,讲方法

——陆士桢访谈录

采写-本刊记者  盛兆琦

陆士桢,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在青少年研究和社会工作领域享有一定的学术声誉。曾先后主持独生子女社会适应性研究”“中国儿童政策研究等课题。撰写、编辑了《青少年社会工作》《孩子今年十四五》《我们怎样做家长》《叛逆来源于成长》等十几部著作(含教材)。

父母课堂:如今,家庭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很多年轻家长也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益的。

陆士桢:的确,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教育不遗余力。但由于缺乏经验,不少家长在教育观念、教育知识和教育方法上都存在困惑和误区。

父母课堂:这些困惑和误区体现在哪些方面?

陆士桢:教育误区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过分期望。有的家长在孩子出生前就开始计划:我要把孩子培养成精英,让他出类拔萃。谁知随着孩子成长,读到初中、高中时一看,似乎也就是一般人;等上了大学,可能连一般人都比不上了。在这里,家长犯了什么错误?如果一开始就对孩子寄予过高期望,甚至施加压力,结果可想而知。

第二,过分替代和保护。有的家长喜欢替孩子包办一切,最终的结果就是孩子什么都不会。另外还有一个特点:孩子的脑袋越来越,该知道的都知道;四肢越来越,该做的都不会做。

第三,过分隔膜。很多孩子到了十几岁,家长就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了,甚至再大点儿他们连话都不愿和家长说了。这里的对比是很突出的。孩子小时候就像个跟屁虫,无论家长去哪里,他都想跟着。但等他到了十四五岁时,如果妈妈提出全家人一起去旅游,孩子多半会拒绝。

第四,过分放纵。通过多年研究,我发现不少孩子在家里像是小霸王,几乎可以呼风唤雨;到了外面则像只小老鼠,走到哪儿都很胆小。这便是家长过分放纵造成的不良后果。

父母课堂:您刚刚说的第三点我深有体会。记得多年前处于青春期的时候,我就特别不想跟父母待在一个房间里。即使他们不和我说话,不让我做任何事,我也觉得气氛压抑。比起和长辈相处,我更希望能和同学一起玩玩闹闹。

陆士桢:家庭对人的一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刚刚说了家庭教育中的误区,问题就算是找到了。而要想真正解决、做个成功的好家长,就需要清楚家庭教育中应该遵守的六项原则。

第一项,喜欢并经常和孩子亲近,乐于和他交流,能够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这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

第二项,依照孩子的个性特点为他制订合理的目标,让他有表现的机会。

第三项,在家中立规矩。规矩的涉及范围可以很广,大到不向家庭成员隐瞒自己的重大事件,小到家里的第一碗饭要盛给老人,这都是规矩。

父母课堂:中共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都十分注重家风、注重家教,尤其注重家庭文明建设。因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也应该给孩子树立良好家风。

陆士桢:好的家风就像一所学校,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弘扬优良家风也是家长的责任与义务。我国历代传承的好家风,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的美德善俗。其内容主要有四部分:尊重文化,读书明理;廉洁守法,勤俭持家;忠孝仁爱,诚信和谐;志在天下,家国情怀。

第四项原则是家长要在家里给孩子设置一个岗位,让他主动承担责任。比如家里装修时,让孩子负责某一处的设计工作。这不仅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家里的地位和价值,还能培养他的基础责任意识。

第五项,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欢乐的家庭环境,即家长要重视家人的情绪与和谐气氛的营造。

第六项,以孩子的规则思考问题。家长往往只站在成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对错,但在很多问题的处理上其做法未必十分正确。了解孩子的规则,用孩子的规则思考、处理问题,也是一项需要重点关注的原则。

父母课堂:前面您介绍了这么多,我想大家已经初步明确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应该遵守的原则。请问在实施具体教育方法时,又有哪些要注意的呢?

陆士桢:奖励与表扬、批评与惩罚、沟通与理解,这三点我想具体讲一下。

说到奖励与表扬,首先要做到及时。孩子的思维特点是相对短暂,表扬及时才能起到作用。其次,内容要具体,让孩子知道家长提出表扬的原因和具体内容。特别重要的是家长必须承认孩子的真实状况,不能只看到自己希望孩子达成的目标。

批评与惩罚。首先,家长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和孩子的过失混淆。有些家长惩罚和批评孩子的时候,会把自己的情绪放在第一位。我曾经遇到一个被妈妈批评的小女孩。我问她:你妈妈为什么凶你?你做错什么了?小女孩愣了一会儿跟我说: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妈妈生气了。其次,家长要明确自己批评的是过失,而不是孩子。再次,不能因为孩子当前的错误,否定其过去和将来。

父母课堂:这点是现在许多家长的通病:孩子出了一点儿错,家长甚至能把几年前孩子犯的错误全翻出来,当作最新素材重新数落一遍。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陆士桢:先讲清孩子的错误在哪里,然后说出犯错的后果是什么,最后再说自己的感受是什么。

批评与惩罚的最后一点,就是不能打骂孩子,也不能变相打骂,连关小黑屋都不行。一般对孩子的惩罚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限制、剥夺孩子的某些权利。比如他原来每天可以看一小时动画片,因为犯了错,就减掉20分钟,然后将这一惩罚持续两星期。二是让孩子用自己的行为弥补过错。假如孩子因为淘气摔坏了家里的花瓶,家长可以让他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再买一个花瓶。这个过程不仅能够让孩子弥补自己的过失,还会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价值。

父母课堂:家长要坚持惩罚内容,不能半途而废,这对于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帮助很大。接下来请您再说说沟通与理解吧。

陆士桢:沟通与理解中有四点需要家长注意:一是要有固定时间和平等关系。有固定时间会让孩子有一种仪式感,重视与家长的交谈。而建立平等关系,就是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聊天,而不是教训。

二是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尽量使用正面的语句,多鼓励、少指责。

三是对自己说的话负责。家长与孩子交流时不要轻易做出自己无法实现的承诺。

四是要在家中营造轻松的氛围。家长应常和孩子一起交流,这对孩子的成长、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父母课堂:温暖的、家人之间互相关心的环境,会对孩子的心态以及其与他人相处的方式、方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