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孩子被欺负,我们该怎么办
(2019-12-04 09:57:28)
标签:
家庭教育父母课堂 |
分类: 教子随笔 |
看到孩子被欺负,我们该怎么办
家长-陈曦俊
儿子梓杰今年6岁,自小体弱多病,是儿童医院的常客,还有住院的经历。作为父母,看着在床上病恹恹的孩子,心里别提有多难受。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儿子上幼儿园仍没有改变,而新的问题又来了。
从奶奶的口中,我们不时会听说梓杰放学后在校园玩耍的时候,被哪家的熊孩子推倒了按在地上,或者被摔了一跤,却无力反抗。我知道这并不是孩子胆小懦弱,而是他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每当这时,孩子的妈妈总会郑重其事地对他说:“如果有人打你,你就给他打回去。”我听了妻子的话,虽然知道这种简单粗暴的手段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但初次面对这种问题,和儿子一样,我也感到无能为力。
后来经过夫妻闭门讨论,我们和儿子谈了一次心。像所有赞成“非暴力”的家长一样,我们对儿子说:“下次如果再有人欺负你,第一次你可以警告他:‘我不喜欢你这样,请你马上停止!’如果他不听,第二次你可以去告诉老师,或者回家告诉爸爸妈妈。”
至于孩子被欺负到底该不该还手呢?万一还手后把人家的孩子弄伤了该怎么办?但如果不还手,孩子会不会变得懦弱可欺甚至影响心理健康?我们当时并没有找到答案。不过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处理好这个棘手的问题,毕竟在儿子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知道还有多少熊孩子在等着他呢。
首先,我和妻子商量好,因为儿子平时活泼好动,而且最喜欢游泳,所以我们给他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早泳班。从那时起,儿子无论寒冬酷暑都比其他同学早半小时来到学校锻炼:先围着跑道跑圈热身,然后做准备运动,最后在教练的带领下开始下水游泳。
有一天,早上的气温低于10摄氏度。等儿子放学后,我问他:“杰杰,今天早锻炼冷不冷呀,好玩吗?明天还游泳吗?”他开心地跟我说:“不冷,爸爸,明天我还游泳。”几个月下来,儿子的免疫力提高了,打针、吃药的状况基本没有了。他从此不再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
接着,我们实行第二步计划。去年新学期伊始,儿子报名学习跆拳道。记得第一节课结束后,我一边牵着他的小手离开道馆,一边说道:“杰杰,爸爸让你学武是为了强身健体。而且跆拳道最重要的就是礼仪,以礼始,以礼终。所以等你变强了以后,可千万不要欺负别人,也不要被别人欺负哦。”儿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日子过得飞快,儿子通过自己的努力系上了黄带,比赛也拿到过名次。渐渐地,他爱上了这项运动。每到训练的时候,他生怕自己迟到,同时也为了和同龄的小朋友在训练前玩上一阵子,总会主动要求提前20分钟到达道馆。
这是好事,只是我偶尔观察到他们在玩耍的时候,有几个孩子会互相推搡,有时甚至会动手动脚和追打,场面十分惊险。儿子天性善良,每次吃了亏都会停下来扭头看我一眼。看我没反应,他就静静地走开,或者找教练“告状”,让教练惩罚他们。如是几次过后,我开始反省:儿子做得没有错,当初是我们教他这么做的,但是这样真的解决问题了吗?如果问题解决了,这种情况就不会屡次发生了。看来,我这个当爸的还得做点儿什么。
后来我查阅了一些报刊文章和网上的资料,虽然根据实际情况和背景的不同,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我似乎明白了,心里也有了主意。
有一天,儿子训练完了准备回家。我发现他走路一瘸一拐的,便问道:“杰杰,你的腿怎么啦?”他说:“爸爸,我刚才训练太累了,腿有点儿疼。”我亲切地说:“那爸爸背你走一段路好吗?你可以休息一下。”儿子听到后高兴极了,马上扑到我的背上。他从小就喜欢我背着他,他自己来当小指挥官,命令我前进。
没走几步,我们就遇到儿子的两个同学。可能是当天他们训练实在太累了,当看见梓杰有爸爸背着走时甚是嫉妒,一下子冲了上来。一个孩子在一边拉着他的小腿说要让他下来;另一边的那个更是调皮,伸手就要脱他的鞋。我连忙解释道:“你们先不要拽。杰杰说今天训练腿有点儿疼,所以我背他走一会儿。”可他们还是不依不饶。面对这种情况,儿子用双手紧紧地抱着我,不知该如何是好。
我急中生智,大声说:“你们要小心梓杰的脚会踢到你们哦!”练跆拳道的娃都知道被踢一脚得有多疼,所以他们马上松开手并且后退了几步。机灵的儿子赶紧叉开双腿,两只脚在我的背后来回用力地划。这下两个孩子不敢再靠近了。
等他们冷静下来,我语重心长地跟他们说:“梓杰说腿疼,走路实在有困难,所以叔叔就背他走一会儿。等下次你们训练,谁的腿疼了跟叔叔说,叔叔照样背着他回家。好吗?”
我再看看儿子的右脚,发现他的鞋子已经被脱得一半挂在脚上、一半悬在空中。我问他们:“请问谁可以帮梓杰把鞋子穿好呢?谢谢!”“我来吧!”“我来!”他们冲上来抢着帮忙把儿子的鞋往脚上套。看到矛盾这样轻易地被化解,儿子在我背后“咯咯咯”地笑起来,所有疲惫、疼痛、不愉快都仿佛突然间烟消云散。
这件事过后,我惊讶地发现他们几个人的关系比以前更好了。
小孩子的世界是天真、纯粹的,而爱玩、爱闹是他们的天性。当孩子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大人应尽量避免过度地干涉和保护。同时,孩子需要安全感。我们要让他们知道,家长、老师都会是他们强而有力的后盾,是他们可以倾诉的对象。要让他们学会尽量用言语沟通,情况严重的可以厉声呵斥或者在行动上予以制止(但是要适当)。目的是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让对方停止侵犯,而不是以暴制暴,让情况进一步恶化。
如今儿子年纪还小,许多事都还不懂。但总有一天,他会了解爸爸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他能慢慢变成一个坚强的男子汉——只有自己变强大,才能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