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名2014提案:关于建立个人退休账户,推动养老体系多元化协调发展的建议案

(2014-03-03 00:48:32)
标签:

杂谈

文化

分类: 政策建议

    个人退休帐户是现代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全称为“个人自愿储蓄型退休帐户”,是一种由个人自主进行的储蓄型养老保险模式,国家通过政策激励和税收优惠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在美国、智利等国家都很发达。以美国为例,截至2013年6月底,个人退休账户资产规模达5.7万亿美元,占家庭退休资产的27%,是养老金资产增长的最主要来源。在我国,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缺少政策激励措施及相应规范。

一.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以及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以强制性公共养老保障为主,缴费激励不足,保值增值压力大,保障水平低。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首要支柱,覆盖面广,但保障水平低。2012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资产仅相当于GDP的5%,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低于50%,城乡居民的养老金领取水平更显著低于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普遍存在缴费激励不足、保值增值压力大、保障水平低下问题,很难应对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带来的社会风险。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以企业或个人自愿缴费为主的第二、第三支柱发展滞后,缺少理念和制度支持。企业年金属于第二支柱养老金,一般由雇主自愿发起,个人匹配费用。截至2013年6月,企业年金参加职工为1957万人,仅覆盖了2.4%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者,资产规模仅为5366亿元,与GDP之比仅为1%,保障覆盖面很低。作为第三层次的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还不完善,有养老储备意愿的资金主要配置于银行存款或短期理财产品,前者收益低下,后者多数进入影子银行体系,既加剧了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扭曲关系,也无力缓解养老储备严重不足的压力。

    造成以上状况的重要原因是制度理念和政策设计缺少对个体(企业和个人)自愿配置长期养老资产的激励。

二.建立个人退休账户的条件已具备

    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当前是我国建立个人退休账户的最佳时机。一是从缴费能力看,近五年来,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相应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家庭金融资产的积累有了明显提高,提高全社会养老储备水平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二是从市场条件看,随着市场化和监管转型,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容量和运行质量不断提高,资产管理行业受托人制度日趋完善,专业化投资管理能力得到全国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的认可,通过基金公司等专业机构管理的全国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投资回报,为个人退休帐户的实施奠定了较好的市场条件。三是从改革共识看,在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建设一个多层次的有机协调的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已经取得全社会共识。为了推动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建设,国务院自1991年以来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这些政策为建立我国的个人退休账户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同时,个人退休帐户尊重个体选择,规则清晰,有内在公平性,能够让每一个参与者实现个人福利增进,符合改革共识,社会阻力小。

    建立个人养老账户具有的重要意义:

    一是改善家庭养老保障预期,优化全生命周期消费结构。首先,个人退休帐户面向全体国民开放,标准一致、规则清晰、管理规范、受益明确,为全体国民提供了自主配置养老资产的制度条件,有税收优惠和同步于经济增长的长期收益优势,可以优化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全面提升城乡居民对养老保障的预期和信心。其次,在养老保障有稳定预期和信心基础上,家庭当期消费水平将得到提升,有利于促进消费推动型经济增长。个人退休帐户的弹性还允许家庭根据经济条件、消费结构变化以及养老保障需求变化,自主、灵活地调整养老资产配置,实现全生命周期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二是与资本市场共繁荣,推动高质量经济增长。个人退休帐户能够将家庭短期资产转化为专业机构管理的长期资产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金融结构,对影子银行、地方债等风险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同时作为“耐心资本”和“信心资本”,抑制资本市场投机,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投入到高质量的经济活动中,最终实现养老资产与经济增长的共同繁荣。

    三要抓住政策窗口期,推动老龄化社会平稳过渡。自2001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7%以来,老龄人口占比不断攀升;2011年劳动年龄人口(15至64岁)占比出现结构性下降,预计2015年之前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将下降,养老储蓄的最佳窗口期将一去不返。个人退休帐户可以为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到来提供新的养老支柱,成为向老龄化社会平稳过度的稳定器。

三.政策建议

    为此我们提出三方面的政策建议:

    一要统筹设计,构建激励清晰、规则统一、安全有效的个人退休帐户制度体系。建立个人退休帐户的目标是完善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议向全体国民开放个人退休帐户账户申请,依托个人账户统筹管理个人名下的各类养老资产。个人退休帐户账户由独立部门管理,由专业化机构提供竞争性投资组合管理服务,允许个人自主调整个人退休帐户份额、管理服务商和投资组合策略,允许家庭成员之间进行个人退休帐户账户收益转移,实现与家庭养老需求的最佳匹配。在养老基金运营方面,实施基金托管人和基金投资人的双线制度,使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以保护个人退休帐户账户人的利益。

    二要加强专业分工,构建竞争性、低成本、透明、高效的个人退休帐户运行机制。建议系统推进个人退休帐户运行机制,避免各管一段的破碎化建设,通过市场化、专业化手段向参保者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养老金管理服务。统筹设计个人退休帐户资金归集、投资管理、托管清算、支付与监管规则,将个人退休帐户打造成有成本—收益竞争力的、安全高效的养老保障支柱。

    三要全面协调,创造有利于个人退休帐户养老体系发展的政策环境。在政策优惠方面,以参保人普惠受益为导向,在缴费、投资、领取上提供均衡、完整的激励。为个人退休帐户账户提供税收递延优惠,以激励个人退休帐户持有人的投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为低个税层级或原本处于免税区间的群体提供额外的免税优惠。在市场监管方面,根据个人退休帐户账户运行特点,合理配置政府法定监管、行业自律管理和市场机构专业监督资源,提高个人退休帐户运行的规范、透明、安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