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爪云痕·外婆的西湖湾(五)

标签:
历史文物纪实纪念 |
分类: 个人时代史 |
鸿爪云痕
外婆的西湖湾(五)
岳王庙·精忠小学
陈艺鸣
也留得天涯,雪泥鸿爪。只恐登临,六桥秋又老。
——题记(注1)
这张照片,外婆戴玉贞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摄于西湖栈桥上,远处是矗立在宝石山上的保叔塔,身后是位于北山街75号(现58号)已有历史120多年的新新饭店。饭店西边77号是秋水山庄,隔壁78号是招贤寺,当年外婆就租住在寺产小屋内。在往西一段路就是岳王庙了。岳庙始建于1221年(1715年重修),虽“系奉圣旨,特依所乞”,却是岳飞之孙岳珂“愿自行创建,买田供瞻,请僧焚修”,故而岳庙便由岳飞后裔维持打理,陆续扩建和修葺。作为老街坊老邻居,外婆与岳家关系很好,所以女儿爱珍不仅可以在岳家主持的精忠小学读书,而且有时还临时寄宿在岳家。
精忠小学是辛亥革命元老黄元秀、岳飞28世孙岳朝鼎等人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创办的一所民办平民小学。学校位于西湖西北角岳王庙(北山街80号)斜对面(栖霞岭口),湖山春社故址,即现在的竹素园。“为劳苦群众办学,不收学杂费”是精忠小学的原则,除了岳氏子弟,学校附近的玉泉、金沙港、孤山、栖霞岭等地穷人家孩子,都可以来读书。所以,学校虽然褊小简陋,却凝聚了岳家数代人的心力,圆了不少清贫子弟的求学梦。抗战期间,精忠小学停办八年。
抗战胜利后,恢复办学。外婆郑重其事地将女儿戴爱珍改学名为“沈济文”,送她去续读小学(此前曾因救济困难断断续续读了几年初小)。当时岳飞29世孙岳邦麟继任精忠小学校长。岳家兄弟姐妹七人,岳邦麟是兄长,弟弟岳邦俊二十多岁,任教导主任兼教算术课,大家叫他小岳老师;还有个弟弟阿六;阿七岳月华最小,和沈济文是同班同学;姐姐岳月梅不上学,帮着照料家务和学校事务,还在对过岳王庙里卖些香火,补贴家用。
1950年1月,外婆又亲自将小学刚毕业的女儿送到嘉定参加了解放军。
又过了近七十年,2018年暮春,外婆仙逝廿载,女儿沈济文带着母亲未了的心愿,回到故乡,回到西湖,回到岳庙,回到母校。遗憾的是,当年故人,只见到了低年级学弟,“大岳校长”(岳邦麟)之长子岳崇文。
(沈济文在故乡西湖、在岳王庙大门前、在岳王庙正殿前、在精忠小学旧址竹素园内、与学弟岳崇文合影)
岳崇文系岳飞30世孙,现任杭州岳飞后裔宗亲会会长。在他的盛情邀请下,沈济文于2018年金秋十月再赴故乡杭州,参加了“岳飞诞辰殉忠876周年秋祭暨精忠小学同学聚会活动”。
(精忠小学当年校徽)
(精忠小学校友七十年后聚首)
(精忠小学校友七十年后聚首合影,倒数第二排右三为沈济文)
(注1)引自《齐天乐·女兄自临平至武林,拟泛西湖,雨阻不果,谱词志怅,遂和其韵》(清·谈印梅)
(注2)引自《重游随寓花落无人曾几何时不胜今昔之感二首 其一》(清·张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