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高校师资培训元明清诗歌写作课程当代教育史料 |
分类: 吾爱吾师 |
吾爱吾师(八十三)
文道薪火——高校老师散记(四十一·南师大9)
陈 艺 鸣
凌焕新·陈少松
凌焕新老师
凌焕新老师,南师大中文系教授,给研究生课程班上论文写作课,我们了解到,此前凌老师已经出版了《写作技法》、《文学评论写作》、《写作艺术新探》的著作,是写作学名副其实的权威。
凌老师首先强调,论文写作最重要的是,应当具有“创见性”。具体一点,开拓性、补充性、翻案性、体系性等等,都属于创见性。写作时可以采用比较法、联系法等等。
论文体式,大致有四种:
一、 论说型,也叫论辩型。又分立论和驳论两小类;特点是:1、理论色彩,2、逻辑周密,3、论辩色彩。
二、 争鸣型。有针对性,论题、论点必须鲜明、独立。
三、 阐述型,包括考据类。概念明确,阐述清楚,论据确实,理由充足。
四、 述评型。可以进行适当的描述,有些文采。
陈少松老师
陈少松老师,老家南通小海,后来划归市区,算是同乡。在课程班进修文学理论方向的一位同事,就住在小海一带,对陈老师有所耳闻,说是他在五十年代初中毕业就考取了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后来在南通县教师进修学校工作过,恢复高考后,又考取母校研究生,师从钱仲联教授,专攻明清文学,1982年毕业,获硕士学位。给我们上“元明清诗文研究”课,正是陈老师治学所专长。
陈老师为人厚道和善,笑容常在。操南通地区的启海口音,吴语本色,声调悠扬。所以,初闻陈老师当时在南师大开设古诗文吟诵选修课,不免有些惊讶,转而又想,吴语里尚保留着一些古音,或许以此吟诵古代诗歌,正是得其所长。
只可惜,陈老师所上之课的课堂笔记找不到了。所幸的是,我的作业《徐渭悲剧之妄议》的草稿还保留着。这门课,陈老师给我的成绩是“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