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吾爱吾师(二十一)刚直严厉的刘石生老师

(2019-08-09 08:12:24)
标签:

杂谈

南通中学

回忆母校

怀念恩师

刘石生老师

分类: 吾爱吾师

吾爱吾师(二十一)

刚直严厉的刘石生老师

  

吾爱吾师(二十一)刚直严厉的刘石生老师 

刘石生老师

大约是1972年,初中的“农基”课终于又被改回化学了。给我们班上化学课的,正是刘石生老师。我作为化学课代表,自然更关心任课老师的情况,于是便从其他老师和高年级同学那里,零零碎碎地打听到一些:刘老师年纪挺大,已经六十多岁了,三十年代从通中考取清华大学化学系,在母校资助下完成学业,毕业后回到家乡,在母校通中任教,五十年代中期任副校长;

吾爱吾师(二十一)刚直严厉的刘石生老师 

江苏省省长惠浴宇签署颁发的任命书

后来调任南通工业专科学校任副校长,自然灾害期间工专撤销,又回到通中;运动中,被打成钻进党内的反革命分子”和“反动学术权威”,受冲击、挨批斗,现在正在校办厂“劳动改造”。高年级学长还特别提醒:让大家上课都小心点,刘家老头课堂上很“凶”的!

   尽管七二年的教学情况在开始好转,但秩序混乱积重难返,调课、错课、掉课现象仍然常见。有一次,上课铃响过好一阵子,老师却杳无踪迹。赶紧逐级报告,“教革组”让去校办厂找刘老师顶班“救火”上化学课。我拉着另一位同学急急忙忙赶到校办厂,找到穿着特制围裙、带着厚厚的乳胶手套,正在腐蚀性最强、污染最严重的电镀车间顶岗上班操作的刘老师。刘老师一边脱卸防护装备,一边发火道:“怎么搞的,上课怎么可以这样,拖了这么长时间!”在那样的特定环境里,毫不顾忌自己“牛鬼蛇神”的身份,公然表示对教学混乱的不满,这样刚正不阿的人格,真是令人肃然起敬。刘老师上课,最明显的特点是:嗓门大、气势足。教学语言基本是南通话,加上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普通话的主观努力因素,辅之以形象有力的动作,再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大声地宣读出来:“分子和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然后又模拟倾倒器皿中液体的举止,降低分贝,像是在悄悄告诉我们一个秘密:“倒水啊,就像倒黄豆一样的。”一连串这般洋溢着乡土风味和个性特征的教学环节,裹挟着元素、分子式和化学反应式,汇聚成荡漾着韵律和梦想的知识溪流,于不知不觉中,流淌走了一个又一个45分钟。难怪王胜春同学至今还记得刘老师“佛音狮吼”——“碱式碳酸铜”!胜春还特别强调:“刘老师讲的时候,具有节奏和弹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铜器上的青绿色铜锈,其成分就是碱式碳酸铜,取之加工可以入药,有去腐作用。接着又铿锵有力地讲到“碱式硫酸铜”,即硫酸铜与石灰水反应的产物,配制成液体,就是杀菌农药波尔多,可防止蔬菜果树霉菌病。市场上出售的葡萄,一般都喷洒过波尔多液杀菌保鲜,如果表面还有些淡蓝色粉末,那就是碱式硫酸铜的残留,食用前要洗净。

   大概是在高中阶段,刘老师经常带着一位姓何(记不确了)的青年老师来上课,可能是重点培养他吧。我们把他视之为刘老师的“助教”。何老师为人随和,近视却不戴眼镜,常眯缝着眼看人。改作业,做辅导,接着就是聊天了。聊到他上大学时,好多天不洗衣服,聚多了,堆在澡盆里,倒上洗衣粉,穿上高筒靴,使劲乱踩一通,清水过几遍,晾出去,就算洗好了。这样的da学生活,让我们神往。有一次,我们几个同学故意装作分不清化合物和混合物,问他,“何老师啊,请问的分子式怎么写的?”何老师眯缝的眼睛一下睁大了,带着狡黠的神情,一本正经地说:“这个么,我也不大清楚,你们可以去问问刘老师,看他怎么回答。”大家心领神会,哈哈大笑,谁敢去捋虎须啊!

  后来刘老师被“三结合”进了学校领导班子,任“校革会”副主任,算是“官复原职”,就不再安排日常课务了。可能还是干老本行抓教学吧,所以经常到各班听课。有一次来我们班听化学课,大家看到刘老师来了,亲切而兴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不料,我的一个发言却捅了娄子:我突发奇想,问了一个超出课本的问题(具体记不清),讲课的老师一下子没有回答清楚。同学们都扭过头来,要坐在后面的刘老师上去讲。刘老师沉下脸来,把眼一瞪,严厉地说:“干什么啊,都坐好了,好好听讲!”课后走到我座位前,抓起我的作业班,看了看名字,一声不吭,转身走了。被我吓得够呛。过了几天,刘老师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去,我边走边想,莫非是要谈那次化学课的事?坐下来才知道,话题竟然是诗歌创作!谈起诗歌来,刘老师笑容可掬,和蔼可亲,和化学课堂上的严谨严厉判若两人。他说,你平时喜欢写诗对吧?学校里要组织一批同学创作的诗歌报上市里,出本学生诗歌集,也选了你写的几首。不过,有些地方需要修改。现在已经帮你初步修改了一遍,你看看行不行,有没有什么意见?说罢,把诗稿递给我,一看,诗稿确实已改过,不是我的原稿了,钢笔字遒劲工整。我的原作“散文化”的毛病改掉了,短句多了,如“红旗芊芊”(只记得这么一句了)。由于“幸福”来得太突然了,有点诚惶诚恐,我虽然心里有“这还算是我写的么”的疑问,却不敢多说什么,只管点头说“好”。过了些时日,市局果然编印了一本中小学生诗歌集《红花向阳》。翻找一番,发现里面根本没有我的作品,不免有些失望。

   毕业后,听说刘老师后来曾参与筹建南京工学院南通分院(南通纺织学院前身)、组建过南通化肥厂、南通化工研究所等,获得“江苏省化学化工重大贡献者”称号。其实,刘老师早在1956年就是“江苏省社会主义建设先进生产者”了。吾爱吾师(二十一)刚直严厉的刘石生老师 

刘石生老师2001年去世,享年93岁。

谨以此文纪念敬爱的刘石生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