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陈久安与诗歌(下)
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是爷爷诗歌作品的最显著的特点。他生前特别喜爱毛主席诗词,认为是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于是在自己的歌词等文艺创作中,有意识地将其作为学习的样板。如果说,“纪实性”和“及时性”体现了爷爷歌词创作的现实主义原则,那么,“抒情性”则映射着他的诗歌作品在浪漫主义风格的追求和成就。
爷爷的诗歌作品洋溢着充沛强烈的情感。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就题材而言,爷爷的歌词作品涵盖了“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不管是哪个领域,他都以纯真的情感、满腔的热诚去体验生活,忘我地投入创作中去。举例来看:
商业——1990年,在南通市“学雷锋、学平潮饭店、学朱骅”活动中,爷爷在平潮饭店蹲点一个多月,怀着深深的敬意,创作了系列歌曲歌词《春风从我们这里吹起》、《我们都是铺路小石子》、《唯有这里难忘记》、《俺这心里真舒坦》、《灶披间里笑嘻嘻》等作品,由钱冰、许荣庆等谱曲,演出后获市二等奖、三等奖,发表于《南通日报》及《建设者之歌》(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等。
工业——1980年,为岗位平凡而工作辛苦的纺织厂挡车女工唱赞歌,创作了大型组歌表演《金姑娘之歌》,由许荣庆、陶家伦作曲,市文化宫职工合唱团演出。
农业——爷爷身为农家子弟,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忘本。2006年,爷爷回农村老家探亲,情不自禁,即兴创作了独唱歌曲歌词《山河处处有你闪光的足迹》:“……千古长城巍然屹立,万里山河春满大地。农民姐妹兄弟啊,山河处处有你闪光的足迹。……好姐妹啊好兄弟,我们血脉相连,永远敬爱你!”
学校——爷爷一生未能上过正规学校,对学校有着独特的崇敬热爱之情。1999年,已离休多年的他,应邀为南通市实验小学校歌撰写歌词。爷爷以童心欢畅之情、青春飞扬之笔,挥洒写下《实小,我们把您歌唱》。爷爷的老战友、著名作家龚德同志认为这首歌“堪称一篇上乘之作。”
部队——爷爷自少年起就在部队成长,对部队的感情之深,是不言而喻、无以复加的。其诗歌作品中,部队题材占相当的比重,前面已较多提及。这里仅举一例:1958年下连队为兵服务,爷爷另辟蹊径,写了女声表演唱《站岗》,以解放军夜里长途行军到村庄,老大娘小娃娃为让他们好好休息不受干扰,自动来站岗的事迹,歌颂了军民鱼水情。后由战友颜从先谱曲,20军文工团演出。
无论是讴歌工农商学兵,还是其他诸如公交司乘、物业管理的平凡普通的劳动者,除了感情真挚深厚,爷爷的作品还以其语言质朴而优美,想象丰富而飘逸见长,故而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欣赏:
1983年,创作的女声独唱《我爱紫琅好风光》参加江苏省职工“主人翁赞”五月歌会演出,获得好评,发表于《江苏音乐》(1983年第8期)。
1984年,爷爷参与创作,修改定稿的女声二重唱《金梭之歌》,获江苏省优秀作品奖,刊载于《前进,光荣的中国工人》(江苏省总工会宣传部编)。

(《金梭之歌》获奖证书,曜安:顾林曜、陈久安。)
1984年,爷爷参与创作,修改定稿的女声独唱《绣春天》,获江苏省优秀作品奖,刊载于《前进,光荣的中国工人》(江苏省总工会宣传部编)。

(《绣春天》的获奖证书,平安:陈祝平、陈久安。)
1991年,爷爷以“石路”为笔名创作的《春风春雨——水工情歌》,获江苏省工人征歌评选一等奖。

(《春风春雨》的获奖证书,石路是爷爷陈久安的笔名之一。)
1992年,创作《桃红柳绿的校园——献给市文化宫建宫四十周年》:“一声声鸟语唤醒了黎明,一阵阵清风飘洒着芳馨……”,发表于《南通日报》(1992.7,12)。
2000年,创作《迷人的“濠滨夏夜”》,刊载于《纪念第二十届“濠滨夏夜”活动》,为封面主题歌词。
综观爷爷的一百多首(组)歌词及其他诗歌作品,一种近乎“形而上”的精气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以历经战火淬炼的青春铸就的老兵风骨,打造了清朗豪放、明丽阳刚的独特风格。而在他创作的巅峰时期,此其风格神韵,更显清新自然。实小校歌,可为代表之作:
实小,我们把您歌唱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小学校歌)
光孝塔的风铃,
高歌初升太阳。
勤敬楼的春风,
吹拂心灵之窗。
勤学习、勤劳动、勤锻炼,
天天向上。
我们手拉手,
同声歌唱:
唱得鲜花盛开在江海大地,
唱得嫩苗阳光下茁壮成长。
实小呀实小,美丽的校园,
我们的童年多么快乐多么欢畅。
红烛的光辉,
照耀灿烂前方。
园丁们的辛劳,
浇灌了百年辉煌。
敬祖国、敬人民、敬师长,
志在四方。
我们心连心,
把您歌唱:
您是溪流送我去知识海洋,
您是春风伴我到蓝天翱翔。
实小呀实小,温暖的摇篮,
我们的前程充满希望充满力量。
这首校歌由钱冰先生谱曲,从1999年,一直歌唱至今。唯愿歌声嘹亮久远,因为歌声寄托蕴涵了一位老兵对祖国下一代的希望期盼,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向往。
老兵是永生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