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蜀僖王墓——寻墓记

标签:
四川成都明蜀僖王墓 |
分类: 满世界溜达 |
成都将这些藩王墓冢统称为陵,依古制“陵”中埋葬的皆为天子、君王。今天,陵已随处可用,可能是旅游的需要吧。
第一代蜀王朱椿,是朱元璋的第11子。洪武十一年(1378年)年仅8岁的他被封为蜀王。洪武十五年(1382年)开建蜀王府于成都。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就藩于成都。历267年,延续了10世13王。明蜀僖王朱友埙是第4位蜀王。
明蜀僖王朱友埙是接他哥哥的班成为藩王的。明代这些藩王好像香火都不旺,常常出现断代,明《皇明祖训》的规定,无子者“兄终弟及”。但这位僖王身体也不行,史书上说,朱友埙患有寒疾,面色苍白。经常畏寒、发热、头痛、身痛、呕吐、脘腹疼痛等,平时的生活质量非常糟糕。王妃去世后,朱友埙也没有向朝廷提出再册封一位王妃,所以又是一位无后之王。
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朱友埙病情日益严重,宣宗朱瞻基派了多位太医院医士“驰驿往视”,但无力回天。六月二十一日朱友埙薨,年仅26岁,赐谥号为“僖”。史书中给出了“淳厚端谨,言动率礼,未尝有过”的好评。
明僖王墓封土尚存,地面文物全部损毁,现有地面建筑为近年来修建的仿古建筑。僖王墓地宫已发掘,地宫分墓道、墓门、墓室。墓道为阶梯状,墓门外有八字墙,入墓依次为墓门甬殿、甬道、前庭门殿、前庭、中庭门殿、中庭、棺室门殿、棺室。分隔甬道庭室的门殿为石结构四柱三开间仿木建筑,单檐,庑殿式绿色琉璃筒瓦大屋顶。地宫建筑十分精美,其奢华程度与北京明十三陵的地宫以及清东陵地宫相比毫不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