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钟楼——走三秦

标签:
陕西户县钟楼 |
分类: 满世界溜达 |
十几年前,去鄠邑办事(当年还叫户县)。事毕,朋友知我喜欢古迹,陪我城中心的钟楼转转,并登楼远眺,参观了楼内保存的雁字回文诗碑和书画展,并送我一本《雁字回文诗碑》,书现在还保留着。今年去鄠邑寻访一座古桥,穿过县城,再观钟楼。
户县钟楼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当时知县张宗孟重修县城并新建四门城楼,认为“城楼列峙,中心无主,必致地脉散也,人文不振,议建文昌阁于城之中,以镇之。”所以在四条大街之中建钟楼,供奉文昌帝,始名文昌阁。因位于县城中心,百姓俗称“中楼”,因“仿省城钟楼之制”又称钟楼。后世两次重修,一次为清康熙二十年(1681)。一次为乾隆十年(1745)。乾隆十年(1745)重修后,改称大观楼。
钟楼共三层,基座一层,楼阁二层。结构为重檐三滴水四角攒尖顶。总高24.55米,基座高6.40米。四周洞口题字东“迎旭”、南“览胜”、西“瞻紫”、北“拱极”。
围钟楼一周,拍下不同方向的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