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塔之——三原文峰木塔

标签:
陕西三原明文峰木塔 |
分类: 满世界溜达 |
虽是暮春,天气奇冷,还是决定出门走走,去看看三原文峰木塔。木塔位于三原县东南方的安乐乡中王堡村北,是西北地区唯一的木塔。文保碑上写的是“中王堡木塔”,又称“文峰木塔”。《陕西古塔研究》一书,将其定名为“文峰寺木塔”。
文峰塔为六边三层四檐楼阁式,置于六边形砖砌塔基之上,高约20米。西面开门,塔身六根通柱由地至顶,一层柱包砌在墙体之内,四周回廊构成下檐。二、三层出檐,挑檐逐层内收,塔身每面开格子窗,檐角系风铃,塔顶采用亭阁式做法,构架由额枋及多层抹角梁叠架而成。上置宝珠式塔刹。
塔址原有木塔寺,寺内建有大雄宝殿、佛殿、钟楼、鼓楼,随着时光流逝,其它建筑尽毁。只有文峰塔屹立,护着三原文脉。
在大殿遗址的北面,有一座四柱八撑的三楼式木牌楼,高约15米,宽约10米,顶部镶有琉璃瓦,檐下施如意斗拱,非常精致,原为三原文庙牌楼,于1982年迁建此处,与三原城隍庙内的木牌楼异曲同工。
木塔由三原北城人温纯倡议建造。温纯为明代一名臣,明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历任知县,巡抚、工部尚书等职。史载,温纯回乡探亲,见分隔南、北两城清裕河大桥被水冲毁,行人来往不便,温纯便与知县高进孝商议,修建一座石桥方便两岸百姓。温纯拿出多年积蓄作为倡导,动员三原富户捐资。历经十二年,终于修建成了一座宏伟壮观、南北通行的龙桥。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温纯又倡议将修建龙桥时搭架拆下来的楦木,在三原县城东南中王堡修建一座文峰木塔,希望三原县文风兴盛、人才辈出、百姓衣食无忧。据说木塔修成后,三原当地出了不少名人。
三原地处关中平原北部,北靠嵯峨山,南为平原。《三原县志》说,三原南面地势较低,影响文脉,因此需要修建高大的文峰塔弥补风水不足。八卦以东南为“巽”方,“巽像风,风以逊顺而能人”。因此陕西各地的风水塔大多建于城东南方,以祈求文风鼎盛,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