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佛庙宇大像山石窟甘谷县文旗山 |
分类: 满世界溜达 |
本来设想是一趟石窟之旅,结果只扫了一个大像山石窟。
大像山石窟位于甘肃省甘谷县城西南的文旗山上(也称:大像山),坐南面北,因山像一面旗,名文旗山,山上不仅有大佛、石窟,还有众多庙宇,从西面山脚下大门拾阶而上,三步一庙,五步一佛,儒、释、道共聚一山,和睦为邻,登山如同求学取经。
大佛位于文旗山最高峰的悬崖间,大佛洞窟两旁,依山势修有长长的栈道,如一条细细的长蛇,上下游走,沿山路修有30多个窟龛,并建有僧人修行的禅龛,这个极为罕见。大佛洞窟位于归高峰的正中,大佛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上,高约20多米,和颜善目,仪容庄重,颐面丰满,双耳垂肩,螺发肉髻,体魄雄伟,斜披袈裟,唇旁短须呈蝌蚪状。脚下供人瞻仰的地方仅有一米有余,但无论如何变换位置,从不同角度观看,都是那样和蔼可亲。
从外观看,大佛有印度早期佛教犍陀罗风格所特有的蓄有须发以及笈多王朝时期佛教造像的螺型头发,且两眉之间有白毫相等特征,又表现出北周时期颈部较粗、鼻宽短、面部神情温和韶秀等特征,还显现出盛唐时期面容饱满、唇润颐丰、双眉弯曲、两眼明澈而略显突起的审美要求。而大佛头顶的大螺旋式高肉髻则反映了其造像所跨越的北魏至盛唐的历史时空,在后来宋、明、清各代的修缮中同样也留下了时代的印记。尤其是甘谷大佛宽厚的上唇上的短须在佛教造像中并不多见,也反映了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