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桥上桥

标签:
华州赤水镇赤水河桥上桥九孔石桥 |
分类: 满世界溜达 |
桥上桥又称赤水桥,位于华州区赤水镇西边的赤水河上,是当时的渭南县与华县的分界桥。史载:此桥是古长安到潼关的官道上最重要的一座桥,清代以前是一座木制结构桥,因赤水河河水由秦岭北麓九峪十八叉的水系汇聚而成,经常爆发山洪,致使木桥常被毁。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在赤水河建九孔石桥,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建成,后因泥沙淤积,河床渐高,桥洞壅塞,水流不畅,堤岸常常决口,淹没良田村庄。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又在原桥之上另建一桥,形成两桥叠压,成为桥上有桥,后人称之“桥上桥”。2013年被确定为第七批国保单位。
桥上桥为东西走向,桥面宽5米,长70米。桥身全部用花岗石条砌建,上下桥各为九孔,(百度上说:下桥为七孔,上桥为九孔。可能是百度搞错了,我到河里看了看,下桥南半部虽被泥沙掩埋,但能看出为九孔。)上下桥各高3米多,上、下桥完全对应,形状、大小基本一致。上桥两侧砌有护栏,原护栏已毁,现为近代用水泥补修。护栏外雕有精美石龙,对应在桥洞上方,应该有九条,现在南面只残存六个龙头,雕刻十分精美,形壮各异,北面残存两个龙尾。龙头朝南,据说能吸收洪水,龙尾向北,指示着洪水向渭河流去。
桥上桥虽为国保,好象无人管理,桥边搭建多处房屋,河两边成为垃圾场。桥上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坚强的活着,为两岸的人们尽着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