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多数人是从《三国演义》中了解杨修的,认为此人爱耍小聪明,常在大廷广众之下玩什么“阔字谜”、“合字谜”,遭曹操嫉妒,借“鸡肋之事”将其杀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杨修(175-219年),字德祖,今陕西华阴人,汉太尉杨震五世孙。东汉建安年间(196-220年)问举为孝廉,后改任郞中,担任汉相曹操主簿。其父是太尉杨彪,母亲是司徒袁安曾孙女,从其母那里论,也是袁绍和袁术的外甥。完全就是出身名门望族的富二代,再加上聪明过人才智出众,成为“弘农杨氏”的代表性人物。
关于杨修之死,《三国志·任城陈萧王传》“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脩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诛脩。”《后汉书·杨震列传》“且以袁术之甥,虑为后患,遂因事杀之。”从上述记载来看,主要是杨修的父亲与曹操政见不同,而其舅袁术又是赋操的死敌,而更为严重的是他们父子还参与了夺嫡之争。曹操为除后患,罗织罪名将其杀害。
史载杨修被杀于汉中,死后葬于勉县周家山的黄泥岗。后来杨家后人偷偷将杨修迁回华阴,虽然杨家在华阴有三处茔地,但杨修是因罪而死,杨家还是没胆量将其埋回自家祖茔,陪伴先祖,只能葬于华山脚下的古长城旁,好在此地距杨家故居很近,也算是一种安慰。
寻找杨修墓很费了一些功夫,按照导航找到“河湾村”,沿着村中的小路走到村外,看到处高大的夯土,以为是杨修墓,近前才知是魏长城遗址,翻过魏长城有一处乱坟岗,在坟地中中寻找,上上下下来回几次,才找到杨修墓。墓为一高约两米坟包,上面长满杂草树木,北面有一水泥碑,上书“汉主簿杨修之墓”,当年聪明过人的杨修,墓地是如此寒酸!不过能与古长城为伴,长涧河边与家人相守,南望华山高耸,北瞰渭水东去,想必聪明的杨修在地下也不会寂寞。





加载中,请稍候......